肥胖真的是病嗎?在《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中,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指出,世界各國的統計數據顯示,肥胖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且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關聯。然而,這些數據僅能說明相關性,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
矮胖健康,高瘦多病,BMI標準該更新?
那麼,肥胖是否真的會導致疾病呢?曾醫師提到了厄瓜多爾的萊倫氏症候群患者,他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案例。這些患者中有20%是肥胖的,但幾乎沒有人罹患癌症或糖尿病。相比之下,一般厄瓜多爾人中只有12%是肥胖的,卻有22%罹患癌症,5%罹患糖尿病。這個案例顯示,肥胖本身可能並非問題所在。曾醫師指出,目前對肥胖的定義和分類是基於身體質量指數(BMI)。然而,BMI並不能區分內臟脂肪和周邊脂肪,也無法區別「過重」和「肌肉發達」。研究發現,約30%的肥胖者在代謝上是健康的,而12-14%的正常體重者卻有代謝症候群。這表明,BMI並非反映健康的良好指標。
內臟脂肪真相大揭露,肥胖不只是外表問題
曾醫師認為,真正影響健康的可能是內臟脂肪。腹部脂肪可以反映內臟脂肪總量,因此可用「腰臀比」或「腰圍」來粗略估計。腹內脂肪分解代謝後,會對肝臟造成傷害,並引起全身性慢性發炎,增加代謝性疾病的風險。這解釋了為什麼8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內臟型肥胖。曾醫師還提出另一種看法,即肥胖和疾病之間可能有相關性,但沒有因果關係。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原因,也同時導致了肥胖的發生。從這個角度看,肥胖只是文明病的一種表徵,消滅表徵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脂肪會分泌荷爾蒙,掌握健康需深究肥胖成因
曾醫師指出,脂肪細胞不僅有儲存脂肪的功能,還具有內分泌功能,會分泌各種脂肪激素,包括促高血糖和抗高血糖的脂肪激素。因此,我們應該更精確地分類肥胖,才能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總的來說,曾嶔元醫師認為,肥胖與疾病之間的關係並非單純的因果關係。BMI並不是判斷健康的良好指標,內臟脂肪才是關鍵。我們不應該把肥胖簡單地視為疾病本身,而應該深入探究其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真正促進人們的健康。
The post 精準醫學》BMI指標有待商榷,內臟脂肪才是健康關鍵!醫師:應該深入探究肥胖成因,才能促進健康! appeared first on 民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