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6日電)傳統上若長時間配戴擴增實境(AR)頭盔可能造成暈眩,台大團隊攜手兆輝光電開發出光場AR顯示科技,透過模擬實際影像的光線,解決AR裝置的頭暈困擾,未來有望助攻智慧醫療,讓醫生更快掌握病灶位置,縮短手術所需時間。
國科會今天舉行研究成果記者會。國科會工程技術研究發展處處長洪樂文表示,多數人都曾體驗過虛擬實境(VR)、AR裝置,主要應用在多媒體、娛樂領域,現在也慢慢擴及工程、醫學領域,但AR頭盔長期配戴容易有暈眩感,團隊成功開發光場擴增實境顯示科技,有效解決痛點。
台大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教授陳宏銘指出,傳統AR裝置會造成使用者無法同步調整眼睛焦慮和視線,因此導致不適。光場技術的概念是希望透過自然視覺,輸入的訊號並非物體影像,而是物體產生的光線,對使用者來說,就像在看真實物體,不會頭暈,也能提供更多影像細節。
陳宏銘指出,團隊最為關鍵的技術是光場投影模組,成本低於10美元極具競爭力,相關AR設備如果調整模組後,就可以達到光場效果。
至於光場顯示科技的應用,兆輝光電執行長張敏軒指出,先前展示技術時,收到不少醫師的回饋,現行AR頭盔易造成頭暈等不舒服感受,無法正確顯示深度對醫師也帶來困擾,評估醫療產業確實有需求,也看好未來消費者端的應用。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世杰表示,目前技術是在臨床前期試驗階段,預期有2族群可以受惠,一是膽道阻塞患者,二是肝癌患者,傳統上兩者治療都需經過電腦斷層,如果未來可透過AR設備,等於患者不用照輻射線,醫師就可以進行膽汁引流或是介入腫瘤消融,有望縮短手術時間,但後續也要經過臨床試驗核可後才能應用。
此外,團隊也跟臨床醫師合作研發三維重建與注視技術,把二維的胃鏡影像重建出三維的胃部模型,並透過目光追蹤技術,還原當初醫師判讀過程的凝視順序,有助於年輕醫師提升學習效率。
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嚴光晨以健檢照胃鏡為例,醫生會透過胃部平面影像來判斷是否有問題,但可能仍無法確定病灶的具體位置,透過重組立體的胃部模型,可讓醫師快速掌握病灶的精準位置,有助於提升治療品質。(編輯:楊凱翔)1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