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4日電)衛福部偏鄉計畫掀起土洋牙醫論戰,雙方今天上街頭、開記者會隔空對決。醫奉獎得主簡志成感嘆,沒牙醫診所的苦,只有為了趕農收錯過巡迴醫療,用小米酒止牙痛的民眾才知道。
本土小牙醫聯盟日前與衛生福利部當面溝通破局,牙醫團體及牙醫系師生今天下午在台北市中山南路前遊行,目測參與人數近千人,主辦方喊出2000人參加,要求衛福部排除無執照波波牙醫申請偏鄉計畫、維持原有學歷採認原則,呼籲立法院修改醫師法,設立國外學歷醫牙學歷實習名額上限。
藍綠立委陸續現身在中山南路前的遊行,民進黨立委王世堅表示,據統計,台灣約有1萬6500名牙醫,平均1450名國民有1名牙醫照顧,已經符合國際標準。不論是都市、偏鄉,都應該擁有受過同樣嚴格教育訓練、嚴謹考選制度專業牙醫提供服務,「不可以偏鄉就給偏門牙醫」。
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長黃映綺提到,台灣55個無牙醫鄉鎮只是沒有牙科診所,半數以上有牙科醫療站,其餘有巡迴醫療,並非找不到牙醫師。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理事長林宗億今天在距離本土牙醫遊行地點不到200公尺之處舉行記者會,正面回應指控,點出本土牙醫對偏鄉需求有錯解。
林宗億說,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382萬名弱勢鄉鎮居民至少需1405名牙醫師才能彌補缺口,與本土小牙醫聯盟提供偏鄉只缺25名牙醫師數據有落差,盼衛福部正視偏鄉就醫權利,更進一步提到國際牙醫學生海外學習期間完成嚴格充足臨床實習,甚至有些規模與制度比台灣更完善。
偏鄉地區民眾長期面臨牙科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醫療奉獻獎得主、在桃園市復興區等地提供牙醫服務的簡志成說,唯有讓牙科診所在偏鄉落地,才能真正解決健康不平等的問題,不定期的牙科醫療站、巡迴醫療,對忙於工作的偏鄉住民而言,看得到吃不到。
簡志成說,尤其採收季節,臨時牙痛無法看診的住民,寧可錯過巡迴醫療來訪的時間,忍著牙痛也要加緊腳步收成,「他們都用小米酒止痛」,終於看到牙醫師,習慣請醫師直接把牙拔掉,一勞永逸,省得下次又痛起來,根本不知要等到何時才能再遇到醫師。
王世堅認為,台灣價值講究的就是公平原則,「我們要讓每個年輕世代可以公平競爭」,他今年一進到立法院就提案,國外學歷牙醫每年參加通過台灣嚴格國考,人數不得超過本國牙醫實習生的1/10,每年提供約30個國外學歷實習名額,已完成連署送入程序委員會。
同樣提出波波實習名額上限修法的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這次修正最主要的就是要求衛生福利部回歸民國98年時當時還是衛生署時期,與教育部、考選部和各大醫院代表共同決議,國外學歷每年實習名額不超過國內醫牙學系招生總額1/10,維持教學訓練和醫療品質。
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傍晚再度透過新聞稿呼籲,各界和平、理性討論公共政策,國外牙醫學畢業生臨床實作訓練選配分發名額,中央承諾這項選配分發名額每年維持50名,不會提高。有關選配分發名額上限納入醫師法一事,應待社會凝聚共識後,循法制作業程序辦理。(編輯:管中維)1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