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3日電)農業部苗栗區農改場今天表示,葡萄1月催芽,傳統方式易因寒流降低萌芽率,去年實測經歷3天低溫,使用氰滿素後萌芽率可高2成且更安全,終於引起農民關注,購買量明顯增加。
苗栗區農改場副研究員林孟均告訴中央社記者,國產葡萄甜又多汁,但催芽都在天氣較冷的1月至農曆春節進行,傳統使用二氯乙醇催芽,遭遇低溫萌芽率會降到7成以下,明顯影響產量,為讓農民改用國外已在使用、效果更好的葡萄催芽劑「氰滿素」,特地做實測。
林孟均表示,苗栗區農改場與卓蘭鎮農會去年在露天果園測試時,有經歷3天寒流,結果催芽率比傳統方式高2成以上,終於引起當地果農關注討論。之後舉辦4場觀摩會,每場都有上百名農民參加,且農會銷售氰滿素的量也明顯增加。
除了催芽效果好且穩定外,提升農民作業安全性,也是苗栗區農改場推廣改用氰滿素的用心所在。林孟均說,農民對葡萄催芽時都會穿防護衣、戴口罩,但二氯乙醇無色無味、毒性高,發生意外風險較高;氰滿素毒性低很多,稀釋20倍並噴灑或點施在未發芽的葡萄芽體上即可,好用又安全。
林孟均指出,5、6年前也曾推廣農民用烏肥轉化製作氰胺基化鈣,可有相同效用,但自製效果容易打折,現在原裝進口氰滿素每瓶500c.c.新台幣370元,1分地用不到1瓶,農民若有需要,可向農會洽購。(編輯:張雅淨)1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