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5日電)美國總統川普鼓勵國內增產油氣,台灣作為能源進口國,基於強化氣源分散大原則,中油擬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目前正與阿拉斯加氣源開發商洽談採購細節,主要考量點包含航程較短、免行經地緣政治敏感區,且能緩解與美國貿易摩擦問題。
川普(Donald Trump)甫上任便揮舞關稅大刀,並宣布擴大國內油氣生產,對全世界出口美國能源,為平衡貿易逆差卯足全力。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示,在合理商業條件下,台灣可以考慮增加對美國能源採購。
事實上,分散能源供給來源一直是中油採購原則,目前液化天然氣(LNG)氣源遍及中東、東南亞、澳洲、非洲及美國等地區,累計採購來源達14國(全球出口國20國),以澳洲、卡達、美國為前3大採購國;其中,美國占比約10%,共簽署3個長約,契約年期20到25年。
美國是全球最大LNG出口國,中油表示,目前持續和美國多家氣源開發商接洽採購事宜,掌握各計畫開發時程,以滿足2030年以後天然氣需求。
其中,阿拉斯加氣源開發商先前有主動接觸中油,雙方已在2018年簽署合作意向書(LOI),中油內部透露,近期因該公司有找到新的投資者,應可加速開採計畫進程。
經濟部官員表示,之所以多買美國LNG,除了基於國家戰略考量,可降低對美貿易順差問題,台灣自身能源轉型過程中亦需大量天然氣;若台海遭受封鎖,要維持天然氣供應穩定,美國氣源也有安全加分效果。
至於採購阿拉斯加氣源優點在於,到台灣航程較美國其他地區短,只要10、11天,與澳洲天然氣航程時間接近,亦可免於在巴拿馬運河塞船與行經地緣政治複雜的南海,有地利之便。
中油一年天然氣需求量約2000萬噸,既有長約、現貨比例是7比3,預計至2030年,全年需求量將再增加數百萬噸。官員表示,隨著美國新開採量增加,若未來現貨價格下降,臨時新增需求也可透過購買現貨滿足。(編輯:林興盟)1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