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31日專電)美日防長在東京會談,關注台灣議題並強調對中共的嚇阻力;美國國防部也透露,重新調整軍事戰略,把防止中國入侵台灣列為唯一優先考量。駐日代表李逸洋認為,美國新戰略為台海安全注入強心劑,這與台積電對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有關。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昨天在日本舉行會談,兩人認為要留意包含台灣周邊情勢在內的共軍動向,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此外,美日也將強化國防合作。
李逸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指出,美軍在中國沿海部署可搭載先進F-35B匿蹤戰機的兩棲突擊艦「美利堅號」(USS America)等,3艘軍艦及海軍、陸戰隊等共5000人,具備進行空中和海上聯合行動的能力。此外,在印度太平洋區域部署可搭載20架F-35B戰機、性能超過中國航艦的輕型航空母艦「閃電航母」(Lightning Carrier)。美國把重心擺在印太區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台灣海峽。美國重新調整軍事戰略與部署,現在公諸於世。
李逸洋表示,美軍重新調整軍事戰略,把台灣恐被中國入侵視為唯一優先考量情境,高於世界其他潛在危險地區,重新調整美軍部署並做好準備。他認為,這與台積電宣布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重振美國高階半導體的製造應該有關連,台積電這項投資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他表示,現在世界7大科技公司都在美國手裡,美國依然是全世界最強大的科技國家,但是唯獨在半導體先進晶片的製造工程上稍微弱了一點,假如不改善的話,美國在與中國競爭時將處於不利的地位。半導體先進晶片已提升到國家戰略層次,美國為了要繼續擁有強國的地位,一定要掌握半導體先進製程,要有台積電協助。
對於有人擔憂台積電去美國投資,台灣的「護國神山」、「矽盾」會弱化,李逸洋認為「絕對不會」,因為台積電的研發中心有8000名工程師,龐大的研發中心掌握在台灣,更先進的製程核心技術全留在台灣,未來台積電就是以台灣為基礎,支援美國的半導體工廠。
他進一步表示,台積電未來在美國設的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工廠和研究中心,並不是6、7年後這些工廠建設完成後一切就結束;關鍵的是牽涉到未來美國廠20、30年高階製程與先進封裝的繼續穩定營運與否,那就需要台積電不斷地支援,所以美國絕不容許中國攻打台灣。
李逸洋強調:「保護台積電、保護台灣成為美國現在最優先的利益考量,因此美國調整軍事戰略,把台灣恐被中國入侵視為戰略唯一優先考量,台灣防衛已與美國本土的防衛達同等級。」
他說:「中國一旦攻打台灣,台積電受損的話,美國的先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無以為繼,進一步美國經濟命脈將會重創。台灣、美國、日本在半導體上連結,在安全保障上也要連結,因此維護台灣海峽、東亞、印太區域的安全與和平就非常重要。美國把防止中國入侵台灣列為軍事戰略最優先考量,已經為台灣海峽的安全注入強心劑。」
李逸洋呼籲大家要對台積電、對台灣有信心,台積電對美國史上單筆最大的投資,事實上是帶來台灣國家安全更大的保障。
他指出,台積電在日本已有2座工廠,日本的半導體設備全球市占率30%、半導體材料全球市占率50%,所以台美日半導體合作就經濟價值、技術開發而言,3國同蒙其利。更重要的是,就經濟安全保障、國家戰略支援,3國是關係最緊密的合作夥伴。(編輯:唐聲揚)1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