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國際

台灣華語文教學拚進英國主流 親子共學具市場潛力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31日專電)台灣推動在歐美廣設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CML),強調跳脫傳統僑校路線、打入當地社會主流。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肯特郡的華園中文學校今年連續第2年獲評為「特優級TCML」,學校經理、台灣資深華語文教師張宜婕告訴中央社,「親子共學」模式值得推廣。

僑務委員會推動設立TCML,目前多以既有僑校為發展基礎。2024年底,僑委會評鑑全球共計84所TCML,其中有4所獲評為「特優」,絕大多數位於美國,英國則再度由華園中文學校奪得。全球有10餘所TCML獲評為「優良」,榜單也可見位於大倫敦地區的華夏中文學校。

英國目前僅有3所TCML,卻有2所獲評為「優良」和「特優」,成果可觀。

其中,華園中文學校雖是以僑校起家,但由於不是位於倫敦等傳統僑校「基本客源」豐沛的地區,自2022年成為英國第2所TCML以來,學員人數快速增長,值得關注。

目前華園每年新增至少1個成人班,學員陣容擴張速度比兒童青少年班還快。

校長曾芳嫻近日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學校原本預期成人班能穩定維持4個班級就很好了,學員可以用4年完整學完僑委會提供的一套4冊教材,並到台灣一遊當「畢業旅行」,如今卻面臨「出乎意料」的挑戰:成人班將多於4班,且包括從初級班就一路循華園指導進階的學生,他們的程度已超越僑委會提供的4冊教材,亟需第5冊。

已有近10年華語文教學經驗的張宜婕說,除了持續精進課程品質,她認為華園辦學成功的幾個要訣包括積極舉辦有助吸引在地英國主流社群的文化活動,以及推廣親子共學。

張宜婕指出,華園鼓勵小朋友和家長週末一起來上課,同一時段、教室分開,學期末則能觀賞彼此的成果展演。

她提到,很多人都說華園很有「家」的感覺,學校也致力讓大家感到在華園學習是件「很幸福」的事。

華園不僅與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等在地機構組織合作舉辦農曆新年活動,也將台灣的華語文學習推廣至當地警消等公共服務單位。

曾芳嫻受訪時數次強調自己很幸運,不僅有機會「化劣勢為優勢」,她在英國主流教育機構任職的經驗也為她經營華園打下良好基礎。

曾芳嫻說,肯特郡(Kent)具華語文背景的家庭相對少,遑論台灣人,因此華園從一開始就不得不致力嘗試「走主流路線」,沒有條件滿足於傳統僑校的主力客群和經營方式。

在肯特郡,這意味華園必須努力吸引以歐裔為主的英國在地民眾入學或參與活動;這麼做也有助跳脫一般華語文學校常見的「家長鞭策小孩學母語,小孩因此不得不學」的情況。

此外,曾芳嫻在制度面也有所堅持,從人事到財務管理,華園都必須參照英國學校主流。華園教師甚至可請領退休金,這在僑校和TCML可謂罕見。不過,實務經驗顯示,相關作法有助吸引並留住優質人才。

台灣常態性在倫敦舉辦華語文能力測驗(TOCFL),儘管必須自費參加,且學校也從未強迫,今年華園學員主動報名、特別跑一趟倫敦參加測驗的人數,不僅十分可觀,在英國各僑校和TCML也是名列前茅。

駐英國代表處僑務組28日晚間在倫敦舉辦僑界餐會,由駐英代表姚金祥頒發獎狀給華園中文學校及華夏中文學校。

餐會期間,姚金祥另頒發聘書給僑務委員、僑務促進委員、僑務顧問及僑務諮詢委員。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僑界今年新增1名僑務委員,目前總計2名。僑務榮譽職委員陣容另透露青壯世代的代表性有強化的趨勢,經歷和背景也趨於多元。

姚金祥表示,世界各地僑務委員總人數受法規限制,有一定的名額上限,英國僑界今年新增1個名額,這顯示政府對英國的重視,期勉僑界的凝聚力未來持續增強。(編輯:唐聲揚)1140331

Related Posts

1 of 2,809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