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地方

沒了太魯閣的花蓮 觀光業者盼朝愈來愈好方向前進

0403地震週年專題3(中央社記者張祈、李先鳳花蓮縣2日電)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上台地的山月村,是園區內熱門的住宿地點,員工回憶,地震當下彷彿電影場景,一陣搖晃後夾雜轟隆隆的聲音,直到煙塵散去後,才發現一顆顆比小木屋還大的落石散落在園區,仔細一看石塊們彷彿講好的,恰好避開有人居住的小木屋跟餐廳。

員工宋育騰說,當下立刻清點所有房客,確認85名房客平安,因正值員工上班時間,那天很巧合的,員工不是睡過頭,就是和他一樣睡不著提早上山,正好避開這段受創最嚴重的路段。

山月村文創旅館主打太魯閣族文化體驗,每天晚上的營火晚會是重頭戲,遊客可以跟太魯閣族人唱歌、跳舞跟互動,全盛時間可有3組舞團輪番演出。

山月村經營者「村長」鄭明岡說,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合約原本去年到期,這幾年都在培養接班人,沒想到天災比合約到期日更早到,幾秒鐘搖晃,20年的耕耘彷彿回到原點。

山月村停水停電、聯外道路佈滿落石,太管處評估全園重新開放至少7年,接連壞消息,讓鄭明岡不得不宣布山月村結束營業。

不過,村長的「山月村精神」,早已深植在員工們心中,宋育騰跟許曉芬、黃偉凡這群平均年齡30歲的年輕員工將原本山下的招待所「思想起」轉型為「山下村」風味餐廳。

從踏進店裡的太魯閣族問候「Embiyax su」,環繞四周店內擺設全是山月村搬下來的,像極了迷你山月村,員工們規劃未來還會有族服租借,讓遊客拍照留念。

宋育騰說,地震後無論山月村還是山下村都收到來自各地的關心,有曾經受過幫助的族人帶著紅包想幫忙山月村重建,還有人專程到山下村購買木雕商品,付完錢又把作品「借放」在店裡。

宋育騰說,因為地震的關係,大家各奔東西討生活,山下村成為山月村員工們相聚、互相支持的地方,「希望大家想家的時候,可以有地方去」,有時也會相約前同事們,以山月村為名,到園遊會擺攤,希望社會大眾不要忘記他們。

宋育騰說,村長過去20年在山月村、秀林鄉部落的付出,永遠找不到可以取代村長的接班人,「比起接班人,我更喜歡用接班團隊來稱呼」,等待太魯閣重建完成後,一起回到山月村。

根據花蓮縣府觀光旅遊統計,2024年全縣旅遊人數約670萬人次,相較2023年1400萬人次,旅遊人次腰斬,但攤開各個月統計,扣除休園、整修的景點,包括海洋公園、七星潭及東大門夜市在內,去年7月起遊客人數開始回升,某些月份來到地震前的來客量。

地震後,太魯閣國家公園重創,天祥地區以東的景點幾乎封閉,少了太魯閣的花蓮,還能去哪裡旅遊?成為觀光產業的重大課題。

花蓮旅館業者張琄菡說,經營的旅館緊鄰倒塌的天王星大樓,4月初震後開啟營業已經是5月底,建物挺過地震,但面臨的是看不到曙光的觀光低谷。

花蓮旅館同業公會有135家會員旅館,地震後有22間停業或退場,今年預計還會退場3家。張琄菡說,震後住房率從不到1成,假日可以到3成,「五月天公益演唱會」舉辦前,好轉到花蓮市區7成,是震後最好、也是唯一的一次;然而旅館靠的是團客,或大型活動人潮,單1、2天高住房率實在很難支撐1整年。

她認為,遊客很會精打細算,從北部來花蓮一趟要2小時多,往南區景點走還要1到2小時,相較去日本、香港也只要2至3小時,諸多考量之下花蓮的CP值就不高。

受觀光客喜愛的花蓮知名餐廳負責人曾璽文表示,他的阿公在1986年開店,家族三代經營海產店,自己返鄉接手餐廳經營也10多年,歷經陸客來台的觀光高峰期,後來0206大地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多次颱風、太魯閣號出軌等災情,就屬這次0403地震後最慘,整個觀光產業盪到谷底。

「消費信心沒有上來」,曾璽文觀察花蓮最熱鬧的金三角地區,空蕩蕩沒有人潮,很多店家門口都張貼招租廣告牌。他說,生意經營本來就有賺有虧,但0403震後這一年,他的餐廳虧空新台幣110萬元,是這10多年來虧損最嚴重的一年;和其他行業的朋友聊起,大家一樣兢兢業業做生意,可是生意僅剩過去的2、3成,真是苦不堪言。

太魯閣國家公園未復原、市區不見人潮,只好往南區各鄉鎮旅遊,海邊的「親不知子斷崖」等受創嚴重的景點還在修復;花蓮縣府盤點各鄉鎮特色,發展文化深度遊程,成為遊客新選擇,加上開通花蓮、香港直航,每週至少4航班往返,每班滿載可有180名遊客。

花蓮縣民宿協會理事長林徐則鈾說,香港遊客偏好深度旅行,正好為民宿找到出路,目前花蓮民宿住房率,平日可維持2成、假日可到3成。

林徐則鈾說,過去民眾到花蓮玩,都要提前1、2個月預訂,旅遊旺季甚至要更早預訂,現在連假期間前一天都訂得到房,很多遊客反映,這時期的花蓮遊客少,但旅遊品質更好,去年就發現有不少客人是回頭客。

花蓮的伴手禮業者劉瑞祺則是經常在社群中,以美景、美食、騎自行車、上山下海等各式活動的畫面來吸引眾人目光,除自己親身體驗,更希望帶動風潮,藉以讓大家知道「花蓮依舊美好」,鼓勵大家到花蓮玩。

這群觀光業者認為,花蓮正朝著愈來愈好的方向前進。(編輯:孫承武)1140402

Related Posts

1 of 1,950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