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4日電)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天指出,許多台商的東南亞生產基地對等關稅都高過台灣,因此部分台商將回台灣生產,或調整供應鏈結構在台組裝,政府將透過優化投資環境、協助業者建立新競爭力,以及激勵創新等中長期方案協助業者。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宣布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32%,引發各界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率領相關部會首長出席「因應美國關稅 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記者會,說明政府將因應策略重點提升到全面積極準備、有效控管風險、擴大支持產業,將推出9大面向、20項措施,共新台幣880億元的協助方案。
劉鏡清表示,除前述方案外,為讓台灣能更穩定以更強實力往前走,國發會將提出中長期方案,藉由擴大對台投資、透過投資增加高薪就業機會、增加民間消費,讓出口再成長。
劉鏡清說明,在供應鏈重組趨勢已出現情況下,加上台商東南亞生產基地的對等關稅都高過台灣,相較之後,在台灣生產的成本比起中國、越南等地來得少,因此部分台商短期因應做法是回到台灣生產,利用台灣既有工廠擴廠,或是透過調整供應鏈結構,讓海外工廠製造半成品再進到台灣組裝,只要吻合原產地規定,就能在比較富有競爭力的稅賦條件下出口美國。
另外,劉鏡清指出,也有部分企業希望往海外進軍,這吻合政府經濟日不落國的策略,因此政府會協助並輔導進行供應鏈重組。
劉鏡清也提到,非紅供應鏈已經形成新商機,先前半導體供應鏈白名單已經讓台灣得到更多訂單,因此政府將協助台商積極掌握人工智慧(AI)供應鏈的非紅化,並協助建構業者能力,以在新的市場開發、開拓,藉此來分散市場。
劉鏡清解釋,政府會協助台商做好新的競爭力提升,以面對新市場成本與效率的競爭;此外,針對產品生命週期達到成熟程度的廠商,政府也會協助其研發與轉型,藉以開發更多高值化產品、取得較高市場地位。
劉鏡清強調,國發會預計推出整體優化台灣投資環境措施,協助業者取得土地與人才等,另外會透過7大百億基金等投資,激勵國內創新發展;並會協助產業建立新的競爭力,一連串的措施將擇日對外報告,期盼能藉此創造台灣更多高薪就業機會。(編輯:林克倫、張若瑤)11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