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8日電)台北市長蔣萬安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對出口導向的台灣衝擊嚴重,認為中央應把超徵稅收用於紓困企業、保障勞權、將台灣在高科技產業的地位納入談判策略等。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遍及全球。蔣萬安在臉書表示,台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美國的關稅政策衝擊遠遠超過大多數國家,現在是各國的領導人展現領導能力的時刻,領導人必須指出方向,拿出對策,團結國家。
蔣萬安表示,他看了很多資料、也跟學者專家、市府團隊的首長密切討論,昨天也拜訪業者、聽取意見,情勢真的非常艱困;第一時間想到受衝擊的產業,都聚焦在電子、機械零組件等廠商,但是食品業、紡織業等同樣受到很大的衝擊,且影響正一波波擴大。
蔣萬安呼籲,地方政府的角色就是在自己的範圍內盡力,也期待不分朝野黨派、不分中央地方,大家能夠團結一致,放下對立與歧見,苦民所苦,與受衝擊的民眾站在一起,共度難關。
蔣萬安表示,這波衝擊中最擔心的就是勞工朋友,北市評估,受衝擊產業大約2800家、營業額影響約9200億元,占北市總體營業額的5%,已經聽到有廠商的訂單被客戶暫停,甚至被撤單,接下來可能有輪休、無薪假、甚至裁員的可能,認同桃園市長張善政的建議,中央應該將2024年超徵的5283億元稅收,重點用在對企業界的緊急紓困,尤其是在穩定勞工就業權益。
蔣萬安說,關稅與經貿的談判是中央的職權,期盼政府能夠為台灣談到最有利的條件,現在討論大家聚焦在商品貿易逆差,但是台灣事實上向美國購買非常多服務,卻沒有在目前美國高關稅的計算公式當中。
蔣萬安舉例,包括民眾以及機構投資者購買許多美國的金融服務、雲端服務、金融商品或是金融資產,包括軟體授權、社群廣告等,這些都是很實際對美的採購。
蔣萬安指出,台灣也是美國國債前十大持有國之一,也顯示台灣與美國經濟的深度連線,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當中具有無可取代的角色,更是美國高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這個戰略意義對雙方而言都很重要,而這些都沒有納入美國關稅換算公式中的直接消費投資以及互惠關係,但都是台灣在談判中可以主張的籌碼與底氣。
蔣萬安呼籲,在與台灣主要出口競爭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比較的框架之下,至少要爭取區域性公平競爭條件,不能讓台灣獨漏、獨自背負高關稅;第一線的廠商說希望能夠和供應鏈夥伴,比如東南亞國家的廠商,在美國合作建立組裝廠,就近供應美國需求;也有業者在座談時,提出要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市場,希望中央能夠聽到地方的心聲。
蔣萬安並表示北市建立了中小企業產業需求意見整合平臺,希望能進一步提供一站式資訊;產業局持續改善中小企業體質,提供企業資金協助方案;並針對有資金需求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或補貼及延長貸款還款期限等資金協助措施,關於門檻方面,一定不能讓中小企業「看得到、吃不到」。
蔣萬安說, 對於勞工可能放無薪假及可能的大量解僱問題,勞動局提供弱勢勞工族群協助方案,必要時啟動「短期上工方案」;產業局協助企業拓展多元市場,投入更多資源來協助企業擴大海外參展拓銷補助計畫,包括提高補助額度、降低補助申請限制等,或辦理海外市場拓銷活動團,以協助企業分散市場風險。
蔣萬安說,在聽取公協會心聲時,有一個很好的想法,政府可以跟公協會合作辦理美國商品展示會,擴大對美採購,爭取更大談判籌碼;也要運用北市與美國12個姊妹市既有的連結,和歡迎台灣企業赴美設廠的各州政府合作,扮演溝通橋梁,協助企業赴美設廠。更要主動加大力度,邀請美國代表性公司來台北投資,他們也將成為在美幫忙遊說的友好力量。(編輯:張銘坤)1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