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國際

達悟族拼板舟贈予捷克博物館 鄒族獵寮亮相吸睛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16日專電)台灣原住民特展15日在捷克開幕,夏曼‧藍波安表示,拼板舟能在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展出,是他「這一生最幸福最光榮的時刻」。安孝明表示,能將鄒族文化帶到遙遠的國度展現,是人生中的重要緣分。

國立台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合作舉辦的「獵人之徑.海人之道:台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特展,展出包含60件台灣博物館藏品、61件新建模型、47件照片與影音,以及結合虛擬實境(VR)互動體驗,讓捷克觀眾深入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

特展中最吸睛的是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隊打造的拼板舟,以及鄒族獵人安孝明在捷克親手搭建的獵寮。

夏曼‧藍波安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是他這一生中造的第7艘船,並採用23棵樹建成。「我們大概花了四個月,一個月上山伐木,三個月在部落打造船身,還花半個月專門雕刻船身。」

他說,拼板舟的功能是用來捕捉飛魚,族人也會用船去學習星星的知識,而這艘船就如同他「美麗的女兒」。

拼板舟完成後,照達悟族部落傳統,必須進行試航儀式。夏曼‧藍波安表示,試航不只是下水,更要實際出海捕魚,確認這艘船是否與飛魚或當地海域有緣,考驗未來的平安與豐收。

他說,一艘船妝點海洋的風采,「當它在海面航行時,整片海洋就變得更加美麗,這就是我們民族對海洋的哲學觀。」

特展開幕時,拼板舟放在陳列館中央,周圍被捷克的火車、汽車、小型飛機圍繞,顯得相當吸睛,也代表傳統與現代相互輝映。夏曼‧藍波安說:「你們創造的是鐵,我創造的是木頭。讓人類的歷史在這裡相遇,是我和我兒子這一生最美的相遇。」

拼板舟也在當天移交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典藏,成為連結台捷文化的橋樑,未來遊客造訪該博物館都能欣賞此拼板舟。

來自鄒族的安孝明,一週前受邀來布拉格,在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親手搭建一座「獵寮」,將台灣山林文化呈現在歐洲觀眾眼前。

安孝明表示,原本預計在台灣完成獵寮建造,再運至捷克展出,但考量到尺寸限制、材料過海關問題,因此決定先來布拉格搭建。他說:「後來請博物館幫忙準備捷克當地的材料,來了之後才知道有什麼,只能現場想辦法解決問題。」

面對陌生的材料與環境,安孝明展現豐富的經驗與應變能力,搭建工作歷時三天,安孝明必須精準計算竹材與屋頂用草的用量,確保材料不會短缺。他說:「很燒腦,一直在精算,所幸最後剛剛好」,並補充「整個過程其實蠻有趣的」。

安孝明介紹,獵寮是獵人的傳統臨時居所,裡面具備基本生活器具,像是火爐、鍋子、睡床等,當中也蘊含獵人之間的生活禮儀與文化價值。

特展開幕時,安孝明亦在現場示範鄒族風笛,引起觀眾好奇。此次遠赴布拉格,安孝明形容這是一次難得的人生經驗。「我常跟太太說,我要去山上小旅行,這次是大旅行。能把自己族群的文化帶到遙遠的國度展現,是一段很重要的緣分。」(編輯:陳承功)1140416

Related Posts

1 of 3,005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