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1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今天提議,把破壞棲地從「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ESA)對「傷害」瀕危物種的定義中刪除。環保團體批評,這將為人類活動進入生態敏感區域打開大門。
法新社報導,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及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表示,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對「傷害」的定義應排除「損害保育物種棲地的行為」。
環保團體指出,這項規定變更將允許伐木、石油勘探與開採、採礦等活動以及個人與政府的其他行為,破壞瀕危動物的棲地。
環團「地球正義」(Earthjustice)說:「50年來,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拯救許多物種免於滅絕,包括白頭海鵰、灰狼、佛羅里達海牛和座頭鯨等標誌性美國物種。」
地球正義提到:「達成這項成就的一個關鍵在於對傷害(物種)的定義,該定義認可一個常識性的觀念:摧毀某個物種賴以生存的森林、海灘、河流或溼地,就構成對該物種的傷害。」
地球正義補充道,他們準備好在法院對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提案提出異議。(譯者:洪培英/核稿:嚴思祺)1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