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日電)全球航空業力拚綠色轉型,中油瞄準永續航空燃油(SAF)趨勢,供應台中以北8成油品的桃園煉油廠,將轉型生產SAF,待觸媒完成進口,預計明年第2季可開始自產SAF,並依航空公司需求客製化不同比例。
中油桃園煉油廠為台灣北部油品的生產煉製中心,供應台中以北80%所需油品,因地利之便,本就有生產航空燃油,提供給在台灣落地的班機。
因應電動車擴大發展,汽柴油需求下降,中油透露,引進生質能源技術提供永續航空燃油(SAF)是重要轉型規劃方向,目前桃廠正在進行SAF共煉製程準備。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2016年通過的國際航空業碳抵換及減量計畫(CORSIA),「擴大應用 SAF」為減碳最有效的措施,目前通過ICAO認證的SAF生產路徑有10項;其中,HEFA共製程具有投資成本低、時效快優勢,中油即是規劃以此達成自產SAF的中期目標,但尚須更換觸媒,才能達到混煉5%標準。
中油表示,目前煉製研究所實驗室已完成觸媒性能、自產SAF參配測試等工作,於此同時,桃煉廠也在進行設備改善與汰換工作,如增建新儲槽(存放SAF)、更換幫浦等,待觸媒完成進口後,預估明年第2季可開始自產SAF,將依據客戶需求批次配合生產。
現在SAF生產成本是一般航空燃油4到5倍,一方面也是因為需更換觸媒所致。
中油主管不諱言,目前民航局並無規定航班需要添加5%SAF,代表航空公司沒有非得購買SAF壓力,「所以有點處於雞生蛋蛋生雞的狀態」,需等到強制性政策明確,推升市場需求,中油才能確定未來SAF布局細節。(編輯:蘇志宗)11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