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1日電)以前輩藝術家陳澄波命名的小行星,1月獲永久編號661666,台博館即日推出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文化部長李遠說,這顆小行星臨時編號正巧為2005EW228,希望能保佑台灣走到更好的地方。
陳澄波小行星大小約2.2公里,繞行太陽一圈4.63年(軌道週期),預估今年6月中旬最接近地球,民眾如果想看陳澄波小行星,必須透過較大的望遠鏡攝影長時間曝光才能拍到。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天舉辦陳澄波小行星頒贈典禮,並在台博館鐵道部園區推出微型展,介紹小行星知識。
陳澄波小行星於2007年8月6日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林啟生及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葉泉志共同發現,隨後由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提議命名為「陳澄波」,最終於今年1月獲永久編號「661666」,並取得正式命名。
陳澄波逝世於1947年3月,葉永烜在同一月份出生,葉永烜說,那是風雨飄搖的時刻,小行星命名慎重,他認為陳澄波是台灣美術史上非常具代表性人物,陳澄波為了追求和平,不只拋棄藝術也拋棄生命,「陳澄波這種追求生命和平的精神,不只是在78年後的台灣,更要在宇宙裡紀念他。」
李遠於典禮致詞表示,台博館鐵道部園區現正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以美術觀察台灣黑潮、洋流、季風等環境,非常特別。微型展介紹的陳澄波小行星,則讓他感動。
「它(陳澄波小行星)的臨時編號為『2005EW228』也不是故意的,就非常巧,所以我覺得一切都是命中註定,我們有一個小行星叫作陳澄波。」李遠說,台灣歷史經歷過非常多苦難,但台灣人都能夠克服,希望這個小行星也能保佑台灣一路走到更好的地方,「謝謝陳澄波。」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開展至今觀展人次已超過7萬人,台博館今天同時發表「走揣.咱的所在」特展的環景實境線上展,同場加映「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民眾憑台博館鐵道部園區門票票根,於2026年3月1日前至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觀看「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可享免票優惠。(編輯:張雅淨)1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