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

美豬牛標示受矚 食藥署:來源國標示非針對美國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4日電)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動盪,美方關切台灣對豬肉及美牛產品要求的標示及檢查。衛福部食藥署今天說,豬牛來源國標示非針對美國;農業部說,台灣對美農產逆差,雙方為互補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動盪,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宣布「10項不公平貿易行為」,其中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及對某些美牛產品實施繁瑣檢查的做法。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衛生福利部,及農業部、經濟部、外交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等單位,針對「美豬、美牛進口零關稅且如何保障國人食品安全及農民權益」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民進黨立法委員楊曜質詢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向國會提出2025年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其中明確提出,台灣對於美豬美牛進口的限制規範,是「不必要的貿易障礙」,詢問食藥署對此的意見。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姜至剛答詢指出,美牛開放時間已經超過10年,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萊豬)進口則從民國110年開始開放,在開放前也有過非常深刻的社會溝通。食安非常強調風險分析,其中一項重點就是風險溝通,而其背後是科學評估,因此在食安優先前提下,一直都有啟動風險溝通。

標示美豬美牛部分,姜至剛表示,國內規定,不論國產或全世界任何國家進口,都是一體適用,並不是針對特定地區。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有非常特別的特殊性,與國際上相當不同,不過因牽涉後續談判,因此相關細節先予以保留。

對於後續貿易談判,姜至剛說,談判之前不露底牌,但是一定會以食安優先,以科學分析、國際標準為基準,建置國內市場稽查機制等基準,出去進行談判。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質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與美方視訊會議過程中,美豬美牛是否在談判議題內,或未來是否成為談判議題。

顏慧欣指出,基於談判互信,現階段無法揭露談判議題;至於美國外國貿易障礙調查報告,則是可以「操之在我」的準備方向,也是一個指引方向。

王育敏接著質詢,台灣對美貿易在農產品方面是逆差28億美元,在此情況下,美方持續逼迫台灣調整美豬美牛產地或萊克多巴胺使用等標示,是否仍然合理,或在逆差下,應該更有底氣可以「守得很穩」。

她也指出,雖然美方認為標示會構成貿易障礙,但政府仍應從國內消費者立場看待,堅守原則,維持各國豬肉標示產地。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在農業方面,美國對台是順差,其中,台灣所購買的黃豆其實是畜產業使用,雙方是互補關係,這是美國應該了解的,一定會提供相關資料給談判代表。(編輯:管中維)1140424

Related Posts

1 of 2,321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