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文化

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 李遠:轉型正義不會停止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4日電)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行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典禮,名錄從原本8079位新增至1萬2060位。文化部長李遠今天致詞時表示,只要他在這個工作一天,轉型正義不會停止。

李遠表示,他等待這一天已久。2015年紀念碑上共有8079人,歷經10年文件陸續出土,查證與整理,如今更新為1萬2060人,「但仍有些人至今連名字都沒有。」李遠說,今天也是他第一次跟他舅舅、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黃梅的名字相遇。

李遠提到,童年時聽母親說,舅舅與另外7人一同遭槍決。母親到現場時,只見一塊寫著「歐陽宮斗等7人」的磚塊,「原來我的舅舅連名字都沒有。」李遠說,舅舅被嚴刑逼供一年,始終不從,最後受難,但他保護了我們家族,我們可以好好讀書、好好長大,「今天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我與我舅舅的名字相遇。」

李遠認為,白色恐怖自228事件後延續多年,其受害者不分本省人或外省人,「是一個被害者的群體,只有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分。」

李遠表示,「白色恐怖」存在台灣的時間非常長,不是用任何顏色可以去更換,「它是台灣歷史上一個許多人被迫害的事件。每一個名字的後面是一個家庭,每一個家庭後面就是一個家族,許多的家族加起來就是國家。」

李遠說他常望著「歐陽宮斗」四字思索:「這個人的父母在哪裡?在中國還是在台灣?是否有兄弟姊妹?」他表示:「每個名字背後一定都有一個故事,就像這些受難者一樣,每個人都能說出一段長長的歷史。」李遠認為,今天把名字刻上去非常重要,「至少還有名字,可以記得,可以傳遞。」

李遠提到,曾聽張則周教授描述白色恐怖時說過,有人崇拜蔣介石,因他在二戰有功;但對許多台灣人而言,他也是加害者,「時至今日,大家就是要一個真相,不要仇恨;越不敢面對,仇恨會越深。」

李遠說他從來沒有見過他舅舅,他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非常羞恥,但漸漸知道歷史以後,「我每次去馬場町,我都會騎腳踏車繞著馬場町的白色恐怖紀念碑三圈,然後離開。」李遠說希望大家要有同理心,能去了解別人的痛苦,才能真正理解跟面對白色恐怖。

除了人權紀念碑錄名更新竣工揭牌外,文化部在「不義遺址保存條例」沒有通過之前,也將提供「具有轉型正義意義的場所」讓民間來申請。這次人權紀念碑名錄更新,象徵台灣轉型正義工作將持續推進,也要讓更多受難者的故事得以被看見與傳承。(編輯:龍柏安)1140424

Related Posts

1 of 314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