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8日電)受美中關稅戰影響,中國製造商原本銷售往美國市場的產品面臨困境。美媒報導,包括紡織在內等行業的中國製造商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新客戶,以減少美國客戶流失帶來的影響。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購買價值約5000億美元的產品,約占中國商品出口額的15%。其中,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指出,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中,約有1/5的商品高度依賴美國市場。
華爾街日報27日報導,在美中關稅戰下,中國製造商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新客戶,以減少美國客戶流失帶來的影響。
中國一間名為「蘇州飛摩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紡織企業,專門向製作工裝和運動服的服裝廠商銷售聚酯纖維和尼龍材料,該公司有30%的收入來自銷美訂單,但目前有約1/3的客戶訂單因受到關稅影響被擱置。
蘇州飛摩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成培4月在印尼展示具有防紫外線功能樣品,希望能吸引印尼當地製造商。王成培表示,看看是否能開拓印尼新市場,以填補美國客戶的流失。
同時,也有中國企業提到中國市場競爭激烈、經濟增速放緩之下,也只能轉向海外尋找新市場。吳江市弘元布業有限公司代表錢希超說,這次是他首次參加印尼展會,因為中國國內市場太難做,工廠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戰激烈,嚴重壓縮利潤空間。「坦白說,就個人而言,我們只能走出去尋找新機會」。
據安聯集團(Allianz)指出,歐盟、英國、越南、台灣、馬來西亞、印尼、墨西哥、新加坡等地,最有可能吸收先前銷往美國的中國出口商品。該公司估計,未來3年,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出口可能年均增長約6%。
除了遠赴海外尋找新市場,也有企業選擇一邊觀望局勢,短期內不做出任何重大商業決策,一邊在探索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其他消費市場。
紹興雙色紡織品經理麥可(Michael Wang)說,「對於關稅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必須等到關稅穩定下來才能採取行動,否則就不敢冒險」。
另一方面,印尼生產商也擔心中國製造商湧入市場,將使當地企業受到影響。印尼當地材料生產商Fabriku的高階主管蘇坦托(Sutanto)說,若中國製造商將出口商品轉而銷往印尼,印尼當地企業將不得不與可能湧入的大量中國廉價商品競爭,「如果中國產品湧入印尼市場,那我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編輯:陳鎧妤)1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