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

台大醫攜北醫大研究多體學 找到影響肝癌轉移基因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日電)肝病在台灣是民眾健康重要威脅,台大醫院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合作,透過整合DNA、RNA與酵素的「多體學」研究,找到影響肝腫瘤細胞轉移能力的基因,有望助發展精準醫療。

台大醫院與台北醫學大學攜手合作,透過多體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共同發表多項具臨床轉譯潛力的重大研究成果,涵蓋肝癌與慢性腎臟病(CKD)2大領域,展現台灣在精準醫療領域的卓越研發實力,並在今天召開聯合研究成果發表會。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蔡丰喬簡報說明,台灣是B型肝炎病毒的高盛行地區,曾有近五分之一的民眾為帶原者,深受「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之苦。儘管疫苗與篩檢有效減少病毒性肝癌,但因代謝疾病與脂肪肝盛行,肝病依然為國人健康的重要威脅;更需要依照患者的不同「體質」,發展個人化精準醫療。

蔡丰喬指出,台大醫院與北醫團隊利用台灣精準醫療計畫資料庫,蒐集患者完整基因體資料,合作透過DNA、RNA、酵素間交互作用整合研究,即為所謂的「多體學」分析技術,了解肝癌患者「體質」;探索病毒性肝癌的遺傳因子差異,並探索腫瘤週邊的血流循環、免疫系統等微環境。

團隊進一步結合高通量實驗與人工智慧分析,建立「基因干擾加藥物抑制」平台;結果發現,STK40 與 SLK這2個基因,可直接控制YAP基因活性,會影響腫瘤細胞侵犯與轉移能力;同時也在患者身上觀察到,在晚期患者肝癌細胞上多能找到此3個基因的高表現,此3基因表現量與患者存活率密切相關。

蔡丰喬說明,過去研究早已發現YAP對癌症惡化的重要性,卻因為YAP基因對正常細胞也相當重要,而無法藉由攻擊YAP來抗癌。此研究找到癌症惡化時YAP失調的原因,將可望進一步發展相關藥物,透過攻擊STK40與SLK抑制肝癌,而不傷害正常人體組織。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於「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目前醫界常使用的藥物、治療指引,多是西方先進國家的研究,但亞洲人乳癌、肺癌等病的發生原因,就與西方不太一樣。而台灣有優良醫療體系、高水準醫師,盼針對肝病、腎病等國內盛行率高的重要疾病,有更多本土研究。

北醫大與台大合作,除此研究成果外,更由校長吳麥斯「建立慢性腎臟病腎功能軌跡之精準醫療照護模型」研究計畫,分析逾百位患者資料,辨識出「維持型」、「惡化型」、「改善型」三種腎功能變化軌跡。團隊並結合免疫細胞與基因分析,探索影響病程的分子特徵,為延緩腎功能惡化與預防透析提供重要線索。(編輯:李亨山)1140503

Related Posts

1 of 2,398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