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3日專電)美國國安人事地震,原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將被提名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國務卿盧比歐暫時兼任國安顧問。學者分析,這波異動不太可能導致美國對台政策出現重大轉變,較大的問題在於盧比歐身兼多職,是否會壓縮他處理台灣相關事務的精力。
美媒1日報導,瓦爾茲(Mike Waltz)日前誤將一名新聞工作者加入美方高層官員的通訊群組對話,其中涉及美軍空襲葉門資訊,引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滿,瓦爾茲將因此去職,成為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位遭免職的高層官員。副國安顧問黃之瀚(Alex Wong)及其他國安會成員也將去職。
瓦爾茲、黃之瀚都被視為川普政府內的友台派人士,這波異動是否影響川普2.0對台政策,引發外界關注。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主任鄭哲軒(John Dotson)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記者提問表示,這波國安人事異動不太可能導致美國對台政策出現重大轉變。
瓦爾茲卸任後,國安顧問由盧比歐(Marco Rubio)暫時兼任。鄭哲軒指出,盧比歐在支持台灣立場上保持一致,不過現在更大的問題可能在於,身兼多職是否會進一步壓縮盧比歐在處理台灣相關事務上的「精力」(bandwidth),畢竟還有許多其他議題也需要他的注意力。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受訪說,觀察誰成為瓦爾茲和黃之瀚的正式繼任人選,將會非常重要。
瓦爾茲先前誤將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總編輯高德柏格(Jeffrey Goldberg)拉進國安高層在加密通訊軟體Signal的群組中,事件於3月底曝光後引發議論。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今天獨家報導,川普決定將瓦爾茲免職,是因對這位前「綠扁帽」(Green Beret)成員累積的不滿情緒最終爆發。上校軍階退役的瓦爾茲,被視為比川普本人更希望動用軍事力量。
報導指出,瓦爾茲的命運早在3月,他誤將一名記者加入國安高層通訊群組時就已註定。一些高層官員及川普顧問昨天表示,新政府上任以來,瓦爾茲就一直與其他高層官員發生衝突,包括在是否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等議題上。
報導引述2名知情人士表示,瓦爾茲也在2月初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訪問白宮時,惹怒了川普。他當時似乎認同尼坦雅胡認為襲擊伊朗時機已成熟的看法。
其中一位人士說:「瓦爾茲想將美國政策引向一個川普無法感到安心的方向,因為美國尚未嘗試外交解決方案。」
至於未來美國國安顧問將由誰正式接任,「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指出,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川普的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總統特別任務大使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等人都是可能人選。(編輯:張芷瑄)1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