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4日電)美中貿易戰升溫,中國希望擺脫對美汽車晶片的依賴,美媒報導,北京通知汽車製造商,希望今年使用的晶片中至少有1/4為中國製造;但業內人士表示截至去年底該比例僅約15%,加上汽車晶片須經多年測試和驗證,因此官方上述目標難實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前報導,有中國進口代理商指出有8種積體電路的關稅已調降到零。
華爾街日報2日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雖試圖在晶片領域推動自立自強,但過去10年中國的晶片進口額持續增長,去年中國半導體進口額達4120億美元,年增10%。中國豁免8類美國製造晶片的關稅,暴露中國在晶片領域的薄弱之處。
業內人士表示,中方豁免關稅的決定是在中國汽車製造商遊說之後做出的。
除了豁免美國晶片關稅,北京也下令增加中國國產車用晶片的生產。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表示,中國政府已告知中國汽車製造商,希望確保今年使用的晶片中至少有1/4是中國製造。
報導也指出,近期在上海舉辦的一場電子展上也有部分半導體公司打出「提供完整的國產解決方案」和「使用中國芯,愛上中國芯」之類的口號。
一家中國國有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主管表示,這次關稅戰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我們要加快速度,更快地從我們的體系中替換掉美國零部件」。
但知情人士認為該目標難實現,晶片設計通常需要1年半至2年的時間,考慮到更嚴格的安全要求,汽車晶片會需要額外2至3年時間進行測試和驗證,且中國製造的汽車晶片去年僅占15%。
另外,報導也指出,大型全球半導體企業也傾向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完整的產品組合,而汽車製造商往往不願轉向未經市場檢驗的本土晶片製造商,因為這些廠商可能只能提供一種或少數幾種產品。
知情人士稱,一些中國汽車製造商最近也與包括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恩智浦(NXP)在內的西方晶片公司討論在中國本土生產更多晶片的問題。
報導指出,在這場貿易戰中,中美兩國接連暴露在貿易上依賴對方的痛點。中國豁免從美國進口的90%以上晶片的關稅,包含汽車的關鍵晶片,例如微控制器以及處理信號的模擬晶片;而美國則是將主要在中國生產的iPhone和某些其他電子產品排除在主要關稅措施之外。(編輯:謝怡璇/周慧盈)1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