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

台視障跑者首征布拉格馬拉松 提升運動平權能見度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5日專電)台灣視障跑者團「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協會」首次出國參加體育盛事,在捷克布拉格完成42.195公里的全馬比賽,視障跑者穿藍白紅國旗衣、披國旗參賽,提升台灣在運動平權的國際能見度。

「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協會」首次率團出國參賽,4日參與一年一度的布拉格國際馬拉松,在5名陪跑員的陪伴下,5名視障者完成42.195公里的全馬比賽。

盲人環台協會告訴中央社記者表示,「這次帶領視障朋友參加國際馬拉松,向世界展現台灣的文化價值,以及推動運動平權,讓社會認識到視障者同樣能完成馬拉松這種高強度的挑戰」。

協會表示,跑者從布拉格舊城廣場出發,穿越查理大橋,沿河道繞行2圈。雖然路線充滿挑戰,但視障跑者皆經過充分訓練,花費約6小時完賽,跑步過程國旗飄揚,象徵台灣精神勇敢前行。

今年首次海外參賽、70歲的視障跑者吳春成分享,他在60歲退休後,才開始接觸跑步,至今已練跑10年。過去他參加過無數場馬拉松比賽,包括台北馬、高雄馬,也曾經從台中港跑到花蓮港等,甚至完成環台壯舉。

吳春成分享,平時在教練帶領下,他每日練跑「一馬」(42.195公里),有時甚至超過50公里。他形容,跑步讓他如車子般重啟,「把剩下的那點油膏再重新燃起」,如同給他第二次生命。對於這次來布拉格參賽,他表示很高興與感謝。

陪跑者蔡文雅分享,過去她曾在美國參加「地表最長馬拉松」3100英里賽事,創下多項令人矚目的紀錄,啟發她將自身經驗轉化為對社會的貢獻。此外,在參加盲人環台活動,蔡文雅感受到視障者跨出第一步的困難,這也激發她投入陪跑志工,協助視障者參與運動。

蔡文雅強調,陪跑的核心是尊重與同理,無論是速度還是節奏,都要以視障者為主,不能急躁、強拉,特別在上下街道、面對不平的地面,更需謹慎提醒。

蔡文雅表示,尤其這次在布拉格參賽,石頭路與坑洞比台灣更多,對視障者來說是額外挑戰,因此她希望每步都踏得穩健,順利完賽。

「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協會」3日也在舊城廣場舉辦盲跑體驗,吸引各國遊客與台灣僑胞參加。參與者被布蒙住眼睛,在陪跑者的扶持下短跑數公尺,藉此感受視障者的困境。一位西班牙遊客表示,「這種感覺真的很不可思議,也很讓人害怕,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體驗」。

協會也在現場拉起「布拉格馬拉松外交協奏曲」布條,並在廣場上唱跳改編版的Team Taiwan應援曲,氣氛活潑。(編輯:張芷瑄)1140506

Related Posts

1 of 2,423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