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兩岸

中國青年湧入小紅書發展副業 稱錢好難賺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6日電)面對失業與降薪威脅,一些中國青年選擇開啟副業,社群平台小紅書成為他們接案或代發廣告的主要平台之一。據報導,中國從事副業者超過8000萬人,但有兼職者表示,「錢好難賺」。

在中國的網路上搜尋,不少自媒體在教導如何在社群平台上經營副業,手法不外乎撰寫體驗文章、廣告合作、帶貨分佣金、引導流量等。

COVID-19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2023年財經媒體「36氪」就曾報導「尋找『副業』的年輕人,湧入小紅書求流量」,指許多年輕人經營小紅書帳號,期待自己能走上高收入的網紅之路。這個願望這幾年顯得更加務實。

擔任建築設計工作的楊先生2023到2024年間曾失業。他告訴中央社記者,自己當時兼職的動機就是希望能在失業時有點收入。

作為小紅書上粉絲數約5000人的帳號,他轉發一則文字廣告的酬勞約人民幣200元(約新台幣900元)左右,轉發短影音的廣告則有300元。

楊先生代發的廣告很多樣,一開始他也希望能挑符合志趣的,但後來發現太難,於是不斷擴大範圍,身為男性的他還接發過女性貼身衣物的廣告,其他還有咖啡、西服廣告、上海地方政府體育公園的宣傳等。

如果一個帳號發送廣告太多,會被降低觸及率。所以在接案發廣告的同時,楊先生還得努力更新「正常」的內容,維持帳號的可讀性。

兼職的案源並不充沛穩定,尤其2024年又比2023難做,「因為競爭變多」。他的感想是「錢好難賺」。

除了失業,降薪以及對可能失業的準備,也是促使更多人經營副業的原因。中國公務人員、金融業、建築業等從業人員都面臨降薪,還有上海公立醫院的醫生表示自己今年降薪約2成,理由是醫院收入也在降低。

32歲的李原青(化名)從事建築設計行業已經4年多,他並沒有失業,但已深具危機意識,最近半年開始培養自己經營副業的能力。

李原青所在的是一家中外合資公司,為地產開發商的項目做設計,疫情後尤其受到房地產低迷、經濟不景氣影響。有的部門半年以上沒有新案子,就會開始裁員。

他從自身專業切入,趕上中國各城市「city walk」熱潮,規劃城市散步路線,還擴及新加坡等地,透過小紅書平台販賣自己設計、圖文並茂的攻略,一份定價20-40元。網友也可購買由他導覽的服務,每次2到3小時,2到4人的小團體費用為350-600元。

李原青說,這種副業一開始的投入很高,回報不高,但他不急,希望可以建立口碑,越做越好。他坦言,身邊失業的朋友做副業的並不多,因為他們都已成家、開銷大,一旦失業了,就會急著找下一份全職工作。

廣州羊城晚報集團旗下的新快報2024年12月報導,通過副業賺錢已經成為職場的熱門話題,但靠副業發財可能性不大,超過6成的人副業月收入不到3000元。

報導引述南京大學的一項調查說,中國一邊工作,一邊做副業的人超過8000萬人。以此來看,每5名工作者就約有1人做副業。

副業越來越普遍。閒置交易平台「閒魚」發布的報告稱,2024年在該平台從事副業的平均年收入3660.5元,人數規模達945.4萬,比往年大幅提升。小紅書上關於副業的筆記瀏覽量達到接近30億次。微博上,「副業剛需」話題閱讀量達到5億人次。豆瓣上,「副業失敗的一天」小組擁有35.5萬成員。(編輯:周慧盈)1140506

Related Posts

1 of 1,539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