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文化

「打花草」藝陣瀕失傳 金門迎城隍驚艷再現

(中央社記者吳玟嶸金門9日電)金門傳統藝陣「打花草」曾瀕失傳,初代成員後代王丞瀞聚集青年,今天再現迎城隍隊伍;她說,跳打花草除是傳承文化,「我也很期待每年與朋友們相聚,共同完成這件事的時刻。」

今天是金門浯島迎城隍「正日」,金門、台灣等地各路藝陣下午在金城市區展開遶境,慶賀浯島城隍遷治345週年,其中由眾多青年參與,帶有劇情表演的「打花草」,格外引人注目。

打花草是有劇情演出、舞步表演的金門傳統藝陣,今天遶境時,數個角色臉上、腹部畫著象徵丑角的3色臉譜,邊走邊「打七響」,拍打手肘、胸口、大腿等部位,女角與隊伍中持摃球男角互相唱和,扮演乞丐表演者則拿著碗向觀眾乞討,熱鬧演出形式吸引許多民眾圍觀互動。

王丞瀞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打花草是早期金門南門境獨特藝陣表演,每年只在迎城隍時跟著隊伍遶境表演,劇情源自戲曲故事「鄭元和與李亞仙」,講述進京趕考書生與青樓女子相戀,散盡錢財流落街頭,書生幸運結識乞丐幫助賣藝賺錢,才能順利進京考試的故事。

王丞瀞說,她是打花草初代成員馬根壽的孫女,從小跟著跳打花草,大學畢業製作決定以打花草為主題,以小書、明信片等文創品記錄這個傳統文化,「當時也沒有想再跳打花草。」

王丞瀞表示,過去參與打花草的長輩陸續離世或身體出現狀況,約2016年打花草停擺;2019年雖恢復,但又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再次暫停。

她說,直到2023年迎城隍前幾周,「可能當初製作的文創品開始發酵,朋友詢問今年會不會有打花草?」因緣際會下,一群朋友願意學習打花草,初代打花草成員楊耀芸也回來教導,「如果沒有楊爺爺幫助,打花草不可能又再復興回來」。

記者詢問打花草對她意義,王丞瀞表示,除是傳承傳統文化,「小時候阿公會說要好好學,以後要傳承下去」。她說,打花草能夠復興,是朋友間互相推薦介紹加入,並願意在工作之餘聚集團練,「這是很難得組織起來的人際網絡。」

王丞瀞表示,許多成員從不認識到後來成為好友,「現在打花草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每年迎城隍前,我很期待能與朋友們再次相聚,開心地共同完成這件事,我想當初阿公也是這個心情吧!」(編輯:吳素柔)1140509

Related Posts

1 of 328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