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高華謙、賴于榛台北9日電)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兩岸交流要健康永續,也要去風險化、去政治化;面對中國洗產地問題,台灣未來對人流、金流、物流、技術這4項交流要非常謹慎。
總統賴清德3月召開「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針對申請中國證件進行必要清查及管理等。
卓榮泰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針對這17項因應策略,行政院1個月內請政委召集相關部會,提出共100多項修法、計畫、措施,雖然尚未進入修法階段,但已陸續進行,像是面對外來威脅,國軍不能被滲透,且政府對軍中人權已有把握做好,因此恢復軍事審判條件已經成熟。
國家認同方面,卓榮泰指出,當有中國相關身分證件時,從事一些工作時就要限制,過去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相關規範,但執行沒那麼徹底,未來絕對徹底執行,例如要定居就要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或護照,表示對中華民國認同與忠誠,「不行就是不行,這一刀要劃得非常非常清楚」。
卓榮泰指出,政府一直認為兩岸交流要健康永續,希望來的是學生、信徒,而不是統戰、飛機與軍艦,所以兩岸交流要去風險化、去政治化,不要把統戰當作繼續滲透台灣的行為。
卓榮泰表示,面對中國,這次關稅也提到違規轉運與洗產地問題,未來對人流、金流、物流、技術這4項交流要非常謹慎;此外,關於青年校園民主、媒體自律與網路或AI認知等都要加強。
近期爆出多起共諜案,卓榮泰說,這100多項措施與計畫中,會著重執行對涉密人員特殊考核與國家機密保護措施,將先從行政院等中央機關開始做起,畢竟若再出現這樣狀況,不只政府不容許,人民也無法忍受。
至於立法院也有助理涉及共諜案,未來是否會考慮修法管制民代與助理。卓榮泰說,這是一個很大漏洞,目前對立法院所有人都無法查核,希望未來五院都能納入,有必要時,他會透過正式管道請立法院長韓國瑜支持。
卓榮泰表示,廣義上大家都是政府人員,尤其行政部門可以接觸到的機密很多,但立委索資,包括立院助理等可以看到的也不少,如果行政院做好,立法院卻沒有關起安全門,對國家安全威脅仍然存在。
此外,政府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行政院提出的特別條例也加強國土安全韌性,並編列新台幣1500億元因應,在野黨揚言刪除。
卓榮泰說,立法院認為國土安全韌性跟關稅無關,但條例是要因應整體國際情勢,加以台灣若要增強對違規轉運洗產地等管制,勢必要強化國軍基礎設施,包含油、水各類倉庫、房舍更新,同時加強水上、水下的海洋偵蒐能力,且提升海巡整體艦艇設備、質量,「不能對方船艦大、我們小,跑得又快追不到」。
對於全社會防衛韌性,卓榮泰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非替戰爭做準備,而是盼全社會有共同體認,透過增加城市防衛韌性,增進防災意識凝聚力。
他說,演練是希望建立全社會防衛體系,把全社會當作學院一樣,讓大家共同學習,大家都是學院的學生,扮演好角色,在災害發生之前,演練公私部門等各項合作。
卓榮泰也提到,演練過程中發現部分法規有鬆綁空間,讓軍方有可能支援的彈性,也會發現總預算編列時的強化面向,以及未來需要訂定多少安全制度計畫等,透過演練達到共同目標。(編輯:謝佳珍)1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