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國際政治焦點

從日內瓦看美中角力:一場關稅與信任的交鋒

報導者:筱君台灣Plus團隊

日內瓦重啟對話:高層會晤備受全球矚目

2025年5月10日至11日,美國與中國的高層官員於瑞士日內瓦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這是川普總統回鍋白宮後,雙方首次面對面討論全面經貿議題。這場會談被各界視為中美關係重啟的關鍵節點,不僅牽動全球供應鏈,更攸關兩國未來數年的經濟政策走向。

主談人物:川普團隊新面孔 vs 中方老將

此次談判由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銜,他是對沖基金出身的財經新星,擔任財長後首次與中國交鋒。隨行的貿易代表傑米森·葛里爾(Jamieson Greer)曾在川普第一任期擔任首席談判律師,熟稔與中國周旋的戰術。

中方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親自坐鎮,帶領經濟與貿易小組赴瑞士。新上任的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也首次亮相國際舞台。李曾任中國駐WTO大使,是北京對外政策中的技術派代表,擅長在規則與主權之間取得平衡。

談判核心:關稅、科技、市場准入三大爭點

本輪談判聚焦三大主題:
1. 雙方自2月以來相互加徵的高關稅,美方針對中國電動車、鋰電池與太陽能板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中方則對美國農產品與高科技設備加徵125%。
2. 科技出口限制,美方持續限制AI晶片與半導體設備出口至中國,作為防堵軍民融合的策略之一。
3. 美企市場准入問題,美國要求中國放寬外資企業在內地的設廠、融資與股權限制,作為平衡貿易逆差的條件。

「重啟」還是「重演」?川普宣稱「重大突破」

川普總統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這次日內瓦會談是「一場重大突破」,更用「Total Reset」(全面重啟)形容雙方談判氛圍。他聲稱中國將重新考慮開放其市場並調降出口補貼政策,稱這對美國勞工與農民是「歷史性勝利的開端」。

不過,白宮並未發表正式聲明,僅由貝森特辦公室簡要提及「雙方本於誠意進行技術性會談,並同意持續對話」。這也引發市場對川普言論與實質成果是否脫鉤的疑慮。

北京立場強硬:平等、互惠是底線

中國外交部與新華社皆低調處理此次談判,僅提及「雙方就貿易問題進行坦誠、深入的交流」,強調「中國堅決反對單邊主義與貿易霸凌」。何立峰會後未公開發言,僅透過發言人表示:「尊重與互利是任何對話的前提。」

分析認為,中方在此輪談判中意圖塑造自己為開放、穩定的貿易夥伴形象,但內部仍對川普政府的不確定性高度戒備。

市場反應:股市震盪、華爾街抱持觀望

在談判消息公布後,美股三大指數先揚後抑。道瓊工業指數收跌132點,標普500與納指亦小幅回落。高盛首席經濟學家稱:「市場希望看到協議文本,而非口頭善意。」

科技股與出口導向產業如農產品貿易公司受到影響最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大豆與玉米期貨價格均下滑,顯示農業市場對中國進口政策的走向尤為敏感。

結語:這場談判只是開始

本次談判未出現具體協議,但雙方同意未來數週持續對話。對於全球而言,這場關稅與信任的交鋒仍在進行中。下一場會談預計將於6月在新加坡或華盛頓舉行,屆時是否有望簽署「階段性協議」,仍是未定之數。

而對台灣與亞太地區而言,美中經貿談判的進展將直接影響區域供應鏈的穩定性與科技競爭格局,值得持續關注。

Related Posts

1 of 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