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11日專電)德國總理梅爾茨和法、英領袖同乘夜間列車前往基輔,與澤倫斯基會面,對俄提出30天無條件停火倡議。德媒披露,此行動由梅爾茨主動策劃,甫就任即展開馬拉松式外交,有意領導德國重掌在蕭茲任內式微的歐洲外交主導權。
歐洲週五(9日)晚間,德國新任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搭乘前往烏克蘭的列車,翌日於基輔與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會合,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面,共同對俄提出停火倡議。
南德日報(SZ)今天揭露,這場「夜間列車外交」由梅爾茨主動策劃,他約一週前提出聯合訪烏構想,英法領袖起初持保留態度,直到出發前才陸續點頭同意。
報導詳述列車行進間的德英法領袖互動細節。3人約在馬克宏位於車頭的「法國沙龍」客廳會面,梅爾茨的車廂位於中段,施凱爾則需穿越德國代表團設有浴室、臥房與廚房的車廂才能抵達會場。
在場人士透露,列車會談氣氛輕鬆愉快。梅爾茨見到施凱爾時打趣說:「聽說你穿過我的浴室才到這裡?」施凱爾則笑回:「看來我得穿越德國,才能到達法國。」被媒體解讀為一種帶有地緣政治意味的幽默隱喻。
華府時間週六清晨7時,馬克宏率先單獨致電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再與德、英、波、烏等領袖擴大通話。據信川普雖被這通電話臨時「叫醒」,但對歐洲與烏克蘭展現一致立場感到滿意。
梅爾茨在通話中強調,30天無條件停火的構想最初即由美方提出,此舉被視為釋出善意、強化與川普之間的合作默契。
梅爾茨在5月6日德國國會總理表決中經二輪才驚險當選,就職隔日立即展開外交行動。他先後出訪巴黎與華沙,鞏固「威瑪三角」關係,接著前往布魯塞爾拜會歐盟與北約高層,最終促成歐洲領袖搭乘夜車訪問基輔,形成接連數日、幾乎無間斷的外交攻勢。
南德日報分析,這場馬拉松式出訪節奏緊湊、路線明確,意在對內外釋出一個訊息:「德國回來了,準備在國際舞台重新發聲。」
分析指出,梅爾茨格外重視與法國的雙邊關係,與前總理蕭茲(Olaf Scholz)任內對馬克宏互動冷淡、對歐洲政策多持保留不同,梅爾茨明顯更為主動,將法國視為歐洲整合與安全政策的核心夥伴。
此次聯合英、法、波對俄施壓,並與美方步調一致,也展現梅爾茨自歐洲議會時期以來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與跨大西洋合作的立場,仍是一位堅定的跨大西洋派(Transatlantiker)。
然而川普行事風格反覆,歐洲與美國之間的戰略連結仍舊面臨不少考驗。
南德日報評論認為,無論如何,梅爾茨上任首週的積極外交表現,已有助於緩解他在聯邦議會僅握微弱多數的政治壓力。對一位能在國際上被聽見並獲得尊重的新總理而言,返國推行相關政策也將更具正當性與說服力。(編輯:唐聲揚)1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