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12日電)美中經貿高層發布聯合聲明,美國對中國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學者認為,這說明美國務實面對現實,希望對中美關係是好的開端;台商則指出,短期而言這是好消息,但是美國政策不會改變,出口美國生意還是要分散市場。
美中經貿高層今天發布聯合聲明。據新華社,雙方互相降低加徵關稅,美國將修改4月2日「解放日」對中加徵的關稅,從當天加徵的34%,降到10%,另外的24%在初始90天內暫停。加總美國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加徵的20%關稅,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關稅目前為30%。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慶四向中央社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就不該加徵這些關稅,現在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也說明美國務實面對現實。
他表示,對中國加徵關稅,首先是影響美國消費者,而中國則是轉換銷售對象。希望美國以後少一點意識形態化的對中政策。
根據聯合聲明,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李慶四指出,這是互利共贏的好事,對雙方政治外交戰略關係有幫助,有利於整體穩定和平發展。
東莞台商協會前會長翟所領,從事玩具出口貿易長達3、40年。他向中央社分析,短期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消息,但是90天以後的情況難以預測。
他認為,美國可能是準備不及,因而讓步將關稅降下來,但過了1、2年,美國準備好將供應鏈另外建立起來後,做出口美國的生意的又要小心了,可能還是要盡力分散市場。
翟所領認為,美國對中政策態度是不會改變的,是盡一切力量打壓中國,分析美國只是採取「暫時退讓辦法」,但是90天之後,若有較完整的供應鏈,可能會採取另外一個做法。(編輯:陳鎧妤)1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