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6日電)據報導,中國發改委一位前官員呼籲北京當局降低未來5年的年經濟增長目標至4%,以應對與美國長期競爭的可能性,以及解決中國根深柢固的結構性問題。
南華早報今天報導,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越來越倚賴經濟規畫來實現經濟持續增長之際,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前官員徐林(譯音,Xu Lin)最近接受「比較研究」雜誌訪問時,作了以上表示。
網上資料顯示,徐林於2006年以後曾擔任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發展規劃司司長,目前是北京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
報導表示,市場上有人估計,在2026年至2030年之間,中國經濟每年的成長率將是4.5%,但徐林認為,在未來5至10年,中國經濟每年的潛在成長率和成長目標應該是4%左右,原因是中國人口減少、儲蓄和生產力下降,以及其他不利因素等。
他說,考慮到複雜的國際環境,以及中國房地產、債務下行週期、市場信心疲軟等內部困難,把中國「十五五規劃」的增長目標訂高於其潛在成長是不合適的。
他表示,如果能夠擴大就業、控制債務率,那麼中國每年4%的GDP成長率就已經很不錯了。
據報導,徐林說,鑑於中美戰略競爭加劇,未來5年外部環境將更加複雜,這將為中國對外投資以及對國際市場和資源的倚賴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他指出,儘管中國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方面取得了快速進步,但也要考慮到這些領域在促進經濟成長上究竟帶來多少實質效益。(編輯:謝怡璇)11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