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9日電)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天上午審查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蔡秋明說,中華民國可以也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如果立法院給他機會,他會竭盡所能致力維護國家憲政秩序,確保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成果。
總統府今年3月公布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並將總統提名咨文送到立法院,咨請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其中大法官並為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是現任台灣高等檢察署主任檢察官。
立法院會6月13日開會時,朝野無異議通過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的審查及投票表決相關時程。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天上午開會審查蔡秋明。根據蔡秋明送達立法院的書面口頭報告指出,中華民國可以也必須是一個法治國,而最近有媒體發給他一封公開信,建議他以法治守護民權,「我很認同」。台灣今天的民主自由,得益於法治者甚多,大家既要以法治守護人權,也要藉法治鞏固民主、用法治保護家園,憑法治安身立命。
蔡秋明說,如果有機會獲得立法院支持,他一定竭盡所能堅持法治精神,致力維護國家憲政秩序、保障人民基本權利與尊嚴,確保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成果。
然而蔡秋明出身檢方,是否適合擔任司法院長,成法律界爭論焦點。
蔡秋明指出,他曾對這個問題作了一些思考,而台灣檢察官與法官所受的基礎訓練內容完全相同,雖然因為司法官學院結訓前那一瞬間的決定,讓他在司法體系中扮演與法官不同的角色,但自從擔任司法官工作以來,司法獨立、公平審判、中立執法,這些應該堅守的態度與價值,他從來不曾改變。
蔡秋明說,他曾在地方、高等、最高檢察署擔任過檢察官,分別對應過各級法院的法官,也曾調至法務部及行政院辦事,並在法務部擔任國際及兩岸法律司長達4年之久,有相當的行政主管歷練。
蔡秋明認為,由一個具有多年司法實務工作經驗的人擔任司法院行政首長,應該更能全面理解審、檢、辯在不同角色的定位與界限,也更能促進不同法律人之間的理解與對話,他也相信審判獨立、程序透明、尊重專業、信賴同仁是司法行政首長應有的堅持,也是他個人未來的工作指標。(編輯:張良知)1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