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小提琴名家哈德利希抵台 細節控讓琴音如歌唱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9日電)小提琴名家奧古斯汀・哈德利希10日起,將與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展開巡演。他今天面對媒體侃侃而談,不否認自己是細節控,要讓琴音像歌唱。

哈德利希(Augustin Hadelich)在記者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可能因為他在義大利長大,一輩子都被唱歌跟音樂啟發,「我嘗試讓琴音更有詩意,也盡量保持自然,不要讓音樂太過誇張。」

哈德利希表示,自己的確是「細節控」,無論在音色、語調、音量變化、清晰度到顫音等等,「我希望讓我的琴音像歌唱。」

出生於義大利的哈德利希,5歲開始學小提琴,7歲舉辦人生第1場音樂會,1999年15歲那年,哈德利希因家裡農場火災意外,臉和手都被燒傷。康復後,哈德利希進入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就讀,22歲拿到印第安納波利斯國際小提琴大賽首獎,走紅國際樂壇,是當今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

哈德利希3度訪台,無論獨奏、協奏或室內樂都深獲好評,「我對台灣樂迷的印象就是充滿熱情。」

他不但是小提琴家,也非常喜歡自己寫裝飾奏,「莫札特的音樂結構完美,我要在裡面寫裝飾奏,就像在達文西的繪畫中加上兩三筆,但我覺得這很好玩,盡量嘗試,希望可以讓樂曲更有特色。」

哈德利希這次與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Berliner Barock Solisten)合奏的曲目,包括莫札特「弦樂小夜曲」、「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哈夫納」小夜曲到壓軸的薩拉沙泰「卡門幻想曲」等。哈德利希說,他對「卡門幻想曲」深具情感,「這是一首極具戲劇張力且充滿華彩技巧的作品,在現場演出中會非常令人興奮。」

哈德利希認為,薩拉沙泰與莫札特雖創作於不同世紀,卻同樣是出色的歌劇作曲家,「他們的音樂充滿人聲的表現方式,作品中也充滿幽默與趣味的音樂語彙。」

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則是時隔2年再度來台,這次訪台團員來自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音樂家,超過三分之二以上;樂團要演出,必須等到柏林愛樂行程表都排定後,才能安排合奏團的演出或音樂會,能夠參與的團員音樂家都非常珍惜。

團員沃爾特‧庫斯納(Walter Küssner)自己同時擔任柏林愛樂與合奏團的檔案管理員,他說早在卡拉揚時代,柏林愛樂便經常以大編制詮釋「布蘭登堡協奏曲」;阿巴多接任首席指揮後,樂團也常與哈農庫特等古樂名家合作,也讓團員以現代樂器演奏巴洛克音樂的想法,並以合奏團讓理念得以延續與發展。

哈德利希&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7月10日及12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7月13日在台南文化中心演出。(編輯:吳素柔)1140709

Related Posts

1 of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