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學者籲高齡駕駛管理應有配套 交通部:4方向精進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5日電)有學者指出,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行人死亡風險是41至64歲族群2.44倍,呼籲在改善相關管理機制時應有配套。交通部說,朝4方向精進,包括鼓勵年長者自願繳回駕照就補助TPASS。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民小學外今年5月19日發生重大車禍,肇事余姓駕駛78歲,也讓高齡駕駛議題受到關注。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天舉辦「高齡駕駛管理政策行不行?交通傷害防治與長者行動權平衡」研討會。

交通部公路局監理組副組長張耀輝表示,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70歲以上擁有駕照的人數,預估10年後將從182.6萬人增至272萬人。

交通部5月宣布,研擬將高齡駕駛換照年齡將從75歲下修至70歲,部長陳世凱曾透露,3個月內會有細部規劃,希望明年就可推動高齡換照新措施。張耀輝指出,為了與年長者溝通,交通部在全國各縣市舉辦20幾場宮廟開講,宣導目的不是要收回長者駕照,而是協助長者如何安全駕車,並提早在70歲關懷長者。

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教授白志偉表示,研究團隊分析警政署2011年至2023年交通事故資料庫共逾42.6萬起汽車事故案例,分析數據發現,75歲以上高齡駕駛造成行人死亡率為各年齡層最高,是41至64歲族群的2.44倍,且隨著駕駛年齡越高,行人死亡創傷風險也越高。

不過,白志偉指出,交通部2017年實施高齡換照管理制度,主要希望維護年長者行車安全並保障用路人交通安全,但檢視資料庫數據發現成效有限,包括65至74歲及75歲以上汽車駕駛所造成的交通事故並未有顯著下降。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白志偉認為,高齡駕駛的視力、反應及認知皆會退化,同時影響判斷力,雖然高齡駕駛管理制度目前成效不顯著,但方向正確也有其必要性。

白志偉建議,政府應強化現行道路工程環境,例如路口設置左轉時相的必要性、建置交通庇護島,同時應普及大眾運輸,增加高齡長者出行的便利性,以降低長者對私人運具依賴性。

針對白志偉呼籲,政府在思考如何改善高齡駕駛管理機制時,應搭配相關配套。張耀輝表示,為協助高齡者安全駕駛,規劃朝4方向精進,包括檢討體檢及認知功能測驗項目、換照前完成交通安全教育課程、有違規肇事者完成實地訓練課程,鼓勵年長者自願繳回駕照就補助TPASS。

張耀輝表示,除了現有幸福巴士、幸福小黃外,鼓勵高齡駕駛繳回駕照補助TPASS,規劃可以搭各種公共運輸,甚至包括計程車。(編輯:李淑華)1140715

Related Posts

1 of 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