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李登文瓜地馬拉市15日專電)台灣駐瓜地馬拉技術團結合國內產學界專家,成功運用最先進的無人機監測結合輝達AI晶片技術,以及檢疫快篩和農藥檢測的生物晶片,協助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及貝里斯防治香蕉黃葉病等植病蟲害。
駐瓜地馬拉技術團表示,全球有超過35個國家栽種香蕉,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是主要出口地區,尤其台灣友邦瓜地馬拉與貝里斯,更是中美洲重要香蕉生產國,每年外銷產值超過10億美金。
然而2019年哥倫比亞爆發香蕉黃葉病熱帶第4型(Foc TR4),至2023年已蔓延至秘魯與委內瑞拉,對南美洲香蕉產業構成嚴重威脅,香蕉黃葉病如果繼續往北擴散,將對中美洲香蕉生產國帶來重大損害。
駐瓜地馬拉技術團推動計畫,邀請台灣產學界的植病蟲害和工程生醫技術專家赴瓜地馬拉、貝里斯及巴拿馬等國,與當地政府檢疫單位、農業研究機構及官員交流,15日於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市舉辦研討會,分享台灣在植物防檢疫領域,及衛星監控等結合創新科技的防疫經驗。
與會的中興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王國禎表示,台灣利用無人機搭載並整合輝達(NVIDIA)的AI晶片,可以在空中大範圍的監控農作物種植區域,以影像辨識技術和AI分析判讀植栽是否有異常的情況,同時將這些資訊上傳至雲端系統或使用者的手機,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統精準定位回傳。
王國禎強調,利用無人機和AI技術「空陸一體」同步進行,耕種者可以立刻採取後續的措施,以最快速度監控和防治病蟲害蔓延。
除了無人機結合AI技術外,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張健忠也發表以國內對抗COVID-19病毒抗體等快篩經驗,研發出可檢測病蟲害及農藥殘留的晶片技術。
張健忠表示,過去檢測病蟲害以及農藥殘留,都必須送回實驗室,以昂貴的設備和複雜流程來進行,而且每次只能檢測單一農藥成份,對於檢測現今普遍使用的混合型農藥過程往往耗時費力,甚至需要4至5天的時間。
他強調,結合半導體晶片技術搭配大數據資料庫,可以在短短10分鐘之內檢測出結果,辨識出數百種的農藥殘留成分,守護友邦民眾的食安健康。該項晶片檢測技術也已經取得專利,並且在東南亞國家實地驗證。
與會中美洲國家官員和農業專家也高度關注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教授洪挺軒成功開發的香蕉黃葉病免疫試紙快篩,以及屏東科技大學工作犬訓練中心建立工作犬偵測植物「褐根病」的訓練模式,這兩項均為世界植物病蟲害的創舉。
技術團表示,國內生技業者也將過去使用於農畜產、魚蝦水產等檢疫技術,成功轉換研發出檢測植病蟲害的新型設備,協助中美洲友邦國家防治香蕉黃葉病等病蟲害。台灣以產官學合作,利用高科技半導體和多年的防疫經驗,不只技術領先世界,也提升台灣在中美洲地區以及國際能見度與影響力。(編輯:陳慧萍)1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