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靠客家花布轉型 老字號紡織廠手作a-WE助外交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6日電)20多年前捨去西進,老字號紡織廠根留台灣,憑藉創新客家油桐花布,走過沒訂單的黑暗時期,長年間更化身外交幕後推手,從比利時尿尿小童的客家裝到文化世博的a-WE娃娃都出自其手。

駿翔實業總經理盧瑞春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她與丈夫黃鋐鈿在1987年創業,當時看準紡織市場興盛,兩人從南部北上打拚,從服裝材料、蕾絲、緞帶等紡織經銷代理起家,後來投入製造,「外銷最興盛時,我們還沒時間去找訂單,因為真的做不完,那時環境很好。」

千禧年後,台灣紡織業爆發出走潮。「那時客人也問我們要不要去大陸發展,我們想想,歷史會告訴我們一些答案。」盧瑞春說,當各國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再向外尋求成本更低的地方,若想跳脫不斷轉移市場的循環,應該要昇華轉型。

但要怎麼轉,沒有答案。盧瑞春坦言,最難熬時,數月接不到訂單,「那時最痛苦,我們只好去世界走走看看,或是去上課,那時文創很流行,不管行銷、文創、美學的課,我都去上。」

2005年,盧瑞春報名客委會舉辦的特色人才訓練班。同為客家人,她在老師建議下發現客家傳統花布有許多發展潛力,「我覺得這是我們的轉機,像是大家看到櫻花會連結日本,我們就做了油桐花客家花布,在客家花布基底上再創新。」沒想到大受歡迎,還鋪路到免稅商店、飯店販售。

這個成功也讓盧瑞春逐漸摸索出自創品牌的經營方向,2011年以「美角 Meiga」為名,持續推出更多應用商品,2020年則由兒子主導成立「美角實驗所 Meiga Lab.」,服務台灣新銳設計師,輔導少量製作訂單。

盧瑞春說,除了創品牌,製作品質也要更精緻,「人家可以花更便宜成本,你如果做得不美,怎麼讓人支持MIT?」像這次為「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他們製作上千隻a-WE娃娃,每隻棉花都靠手工縫紉填充,「這用機器做就不漂亮了,手工才細緻,可以將縫線藏起來。」

2018年,比利時著名尿尿小童首度穿上整套客家服裝,其實也出自「美角 Meiga」團隊之手。盧瑞春說,那是一大挑戰,「因為我不知道雕像的尺寸與真實顏色,還有最折煞苦心的客家勾嘴鞋,我根本沒做過鞋子啊,等到好不容易摸索出來,還要手工繡花,一雙鞋就繡了好幾天。」

丈夫形容她個性「不甘寂寞」,會拚命尋找能展現的舞台。兩人白手起家創業,一路「男主內、女主外」,丈夫負責工廠事務,盧瑞春負責拓展業務無限可能。她笑說自己確實「閒不住」,也漸漸有了文化使命,「像是我身為客家人想為客家文化盡心,或是沒做過鞋子,但也會努力嘗試一樣。」

盧瑞春以「小而美」比喻理想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她與丈夫雖然已到可退休年紀,仍樂在其中,「我們講傳產、傳產,不應該是老舊的意思,而是要一直傳下去,而且與時俱進,希望能夠將台灣的事情都做好、做美。」(編輯:張雅淨)1140716

Related Posts

1 of 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