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布拉格台灣穿山甲寶寶滿周歲 愛築巢、爬樹個性活潑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17日專電)布拉格動物園去年7月迎來第二隻台灣穿山甲寶寶 Connie,如今Connie已滿週歲。園方表示,Connie個性活潑,每天喜歡築巢、爬樹;和姐姐小松果(Šiška)較沉穩的個性不同。

台北市立動物園2022年4月將果寶(雄)及潤喉糖(雌)借殖布拉格,這對穿山甲在2023年2月產下小松果(Šiška),是在歐洲誕生的第一隻穿山甲。

布拉格動物園(Prague Zoo)2024年7月又迎來第二隻穿山甲寶寶,是小松果的妹妹,園方取名為Connie,名字靈感同樣來自「松果(Cone)」。

如今,穿山甲在布拉格動物園宛如「明星動物」,在園內處處可見果寶、潤喉糖、Šiška和Connie的明信片,以及關於穿山甲的磁鐵、繪本與玩偶等紀念品。

布拉格動物園新聞發言人馬塞克(Filip Mašek)告訴中央社記者,姊姊Šiška和妹妹Connie皆適應良好、健康成長。Šiška已是完全成年的穿山甲,而Connie目前重約2.6公斤,成年雌性約為5公斤重,她現在只有將來體型的一半,仍需約一年才長大成年。

馬塞克說,若比較這兩隻的個性,Šiška個性較沉穩,喜歡待在園方為她建的小屋中休息;而Connie則活潑許多,每天築巢、爬樹,個性明顯較活躍。

馬塞克說,Šiška和Connie皆已斷奶,開始吃成年穿山甲的泥狀飼料。通常,野外穿山甲用長舌頭在灌木叢中尋找螞蟻為食,但在布拉格動物園,「我們為牠們特製由蜜蜂幼蟲(Bee larvae)製成的泥狀飼料,這個『秘密食譜』是來自台北市立動物園,他們研發這種配方。」

馬塞克表示,整體而言,穿山甲不容易照顧,不僅因每日2次的特製飼料需花費飼養員一小時準備,還包括牠們對濕度與溫度相當敏感,因此,園內設有高度精密的氣候控制系統,確保牠們的生活品質。

馬塞克表示,園方也正在思考Šiška的未來去處,因動物園內除了果寶,沒有其他雄性穿山甲可與她配對。維也納的動物園正考慮興建一座「穿山甲館」,這是他們考慮送往選項之一。

說起穿山甲的特性,馬塞克分享,穿山甲是很可愛的動物,牠們視力不佳,主要靠嗅覺和舌頭來辨識周遭環境。當你靠近牠們時,牠們不會害怕你,反而可能會以為你的腿是棵樹,接著爬上來。

他說:「我們必須特別小心,因為穿山甲容易受到人類疾病影響,這對牠們可能非常致命。另外,因為牠們太友善了,在面對人類時不會逃跑,這也是牠們處於瀕危狀態的原因之一。」

馬塞克分享,穿山甲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幾乎不活動,夜晚才比較活躍。牠們一天大約睡20個小時,因此遊客有時很難看到牠們。最佳參觀時間是早上9時,正好是穿山甲的餵食時間。

馬塞克說,因捷克氣候不像台灣溫暖,因次在布拉格動物園內,僅為穿山甲設室內展區,無法讓牠們在戶外活動。園方也特別整修「印尼叢林館」,打造適合穿山甲生活的室內環境,並維持恆溫與濕度控制。

馬塞克提到,穿山甲是很特別的動物,是世上唯一具鱗片的哺乳動物,但大眾對牠們並不熟悉。目前全球約有8種穿山甲,分布在非洲與亞洲。不幸的是,這8種穿山甲全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瀕危主因是非法偷獵,主要是為了牠們的肉與鱗片。

馬塞克說,有人以為穿山甲鱗片具某種獨特、神奇的療效,但這其實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穿山甲的鱗片主要由角蛋白組成,與人類的指甲相同,並不具特殊功效。然而,這種錯誤的觀念卻讓穿山甲面臨極大的生存威脅。

由於穿山甲的照顧難度高,目前整個歐洲只有布拉格動物園與德國萊比錫動物園(Zoo Leipzig)飼養穿山甲。(編輯:高照芬)1140717

Related Posts

1 of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