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8日電)陸媒財新網獨家報導,海南航空集團前董事長陳峰的一審判決於近日下發,他被多罪併罰判處有期徒刑12年。陳鋒等人1990年入手海航後,一度擴張成為中國第二大民企。2021年啟動破產重整,負債高達人民幣1.1兆元,成為中共建制後最大破產案。
審理本案的海口市中級法院並未公布判決結果。海航案此前被指涉及中共權貴包庇與官商勾結,2017年爆發債務危機後,時任海航董事長王健隔年在法國從高處摔落意外死亡,引發外界揣測。
據陸媒紅星新聞,海口市中級法院工作人員今天表示,陳峰的案件由該院辦理,案件已經在昨天(17日)判了。
財新網17日報導,因涉嫌違法犯罪被採取強制措施近4年後,陳峰的一審判決於近日下發,他違反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騙取貸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等罪,一審判決有期徒刑12年,罰處人民幣2.21億元(下同,約新台幣9.06億元),沒收個人財產4000萬元,刑期要到2033年底。
此外,前海航航空集團董事長包啟發犯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450萬元;前海航集團黨委副書記、慈航基金理事長孫明宇犯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900萬元。
海南航空在中國航空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1990年陳峰、王健等人南下接手只有1000萬元啟動費的海南省航空公司,從買不起一隻飛機翅膀到成為中國第四大航空公司,進而躋身世界500大公司。
據報導,海南省政府當年僅投資1000萬元成立海南省航空公司,就這樣一家「沒有飛機的航空公司」,陳峰硬是拿著政府給的經營許可證,從銀行拿了4億貸款,還找了許多社會人士,透過「民間眾籌」募得2.5億融資。
海航就以這樣「空手套白狼」的方式購入兩架波音737客機,並於1993年5月開通海口至北京首條航線,當年即實現盈利6876萬元,堪稱中國民航業奇跡。
發展至巔峰時期,海航不僅是航空業的龍頭老大,甚至在整個民營企業界都是呼風喚雨。2019年,海航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以6000多億元的營收僅次於第一的華為。
20年期間,海航透過「高槓桿併購—資產抵押—再融資」的循環模式瘋狂擴張,其後因流動性危機、疫情衝擊及內部治理失控而爆雷。
2017年6月,中國銀監會要求排查涉海外併購大型民企授信及風險,海航因而陷入流動性危機,高速擴張戛然而止,債務問題集中爆發,負債最高達7179億元。
海航於2021年啟動破產重整。2022年4月24日,完成風險處置工作,共涉及321家企業,債務高達1.1兆元,成為1949年中共建制後規模最大的破產重整案。
2021年9月24日,海航集團公告,接到海南公安機關通知,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執行長譚向東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編輯:楊昇儒)1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