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中國國安部反指境外科技產品有後門 用國產品防洩密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電子科技產品普遍被西方國家懷疑藏有「後門」程式,但中國國家安全部今天卻反指境外生產的晶片、智慧型裝置與軟體預藏「後門」。該部還呼籲中國國內重點涉密單位,應採用「自主可控」的晶片和國產系統,避免境外軟硬體的後門風險。

中國國安部今天透過其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當心你身邊的隱形竊密通道」的文章,作上述主張。

文章表示,當前數位化時代網路安全風險日益凸顯,不僅涉及個人隱私與企業商業機密,更攸關中國國家整體安全。需要警惕一些「別有用心的設計」或「惡意植入的技術後門」,可能成為洩密的導火線。

這篇文章說,看不見的「電子間諜」和「定時炸彈」技術後門,通常指繞過正常安全檢查機制,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方法。其中,部分「境外製造的晶片」與智慧型裝置,可能在設計製造階段預先植入後門,廠商可透過特定訊號遠程操控,如自動開啟攝影鏡頭與麥克風,或強制蒐集數據。

其次,部分廠商為售後服務設置了遠程維護功能,但若安全管理不當,便可能成為駭客入侵管道。而相關「不法分子」可透過更新管道等多種方式,在用戶不知情下埋設後門。

文章又說,智慧型設備、資訊系統的安全事關中國國家安全。因此,中國重點涉密單位應採用「自主可控」的晶片和國產操作系統,以避免境外軟硬體的「後門」風險。(編輯:邱國強)1140721

Related Posts

1 of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