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台灣捐助以國屯墾區引關注 外交部:仍在討論階段

(中央社記者張謙、楊堯茹香港/台北22日電)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台灣最近承諾捐款資助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屯墾區的醫療計畫,但有專家指此舉違反處理以國占領問題的國際準則,恐會造成反效果。外交部今天表示,國際上禁止在當地從事投資、貿易行為,而台灣聚焦人道援助和醫衛合作,目前仍在討論階段,也受到以色列議員肯定。

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上午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際上是希望能夠禁止在當地從事投資、貿易等商業行為,而台灣目前相關討論議題都與人道援助、衛生醫療合作有關,目前也仍在討論當中。

南華早報20日報導,台灣駐以色列代表李雅萍本月訪問了本雅明地區委員會(Binyamin Regional Council),期間作了相關捐款承諾。本雅明地區委員會在以國占領的約旦河西岸管治48個屯墾區。

這筆捐款將用於資助位於耶路撒冷北部沙爾本雅明的納納西醫療中心(Nanasi Medical Centre)。

報導表示,這筆捐款是台灣與以色列建立更緊密關係的最新嘗試。但有專家說,這次情況有所不同。

報導指出,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屯墾區和整體存在早已被聯合國安理會和國際法院等國際機構視為非法。此外,外國政府對屯墾區的偶爾捐助,也只是透過慈善機構或其他組織間接送到被占領的土地。

報導引述比利時魯汶大學國際公法教授耶南德茲(Gleider Hernandez)說,台灣似乎是第一個直接向屯墾區提供捐款的政府。

他說,這項捐贈可能被視為默許以色列在西岸的存在,因此「違反了國際法」。國際法院於2024年發表的顧問意見,要求所有國家避開與屯墾區的貿易和投資關係,以免有助於維持以色列的非法占領。

耶南德茲說:「即使是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等以色列的堅定盟友,甚至是川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都沒有正式認可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擁有主權的政策。」

報導引述李雅萍回覆表示,捐款的金額仍與有關機構商討中,並在聲明中強調台灣在世界人道救援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並表示台灣相信「人人健康」,疾病無邊界,台灣雖非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仍以行動落實這項由WHO所倡導的原則。(編輯:陳鎧妤)1140722

Related Posts

1 of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