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2日電)外傳中國網商巨頭京東集團以港幣40億元(新台幣150億元)收購香港大型連鎖超市佳寶食品,有港媒憂慮,這項收購可能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內捲」式競爭蔓延至港。
星島日報今天報導相關消息時指出,京東收購佳寶,意味著它正式進軍香港食品零售業;近年佳寶因COVID-19疫情而遇上困難,被收購而不用倒閉,1000名員工保住了飯碗,算是一件好事。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次佳寶易主,也印證中港經濟融合的新常態,即大陸資本「攻港」大潮勢不可當,無論飲料、外賣,還是超市,凡是牽涉民生消費的,幾乎都是如此。
報導認為,香港人口規模有限,市場成熟,不易賺取豐厚利潤,京東對香港產生興趣,背景是大陸各行各業發生激烈「內捲」。比如,京東在大陸已經營「七鮮」超市品牌,競爭對手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但論門市或滲透率,前者顯然不及後者。
因此,京東收購佳寶,最明顯的好處是即時進軍香港食品零售業,發揮協同效應,在強化本地物流供應鏈之餘,同時優化集團在大灣區的布局,增強競爭力。
報導指出,近年來,大陸企業為了在激烈「內捲」的環境下尋求出路,進駐香港已成常態,京東進入香港食品零售業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現象,它只是大陸「內捲」外溢至香港的最新一例而已。
報導表示,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約談了「餓了麼」、京東、美團的代表,要求它們理性競爭,這多少反映出「內捲」已經惡化為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經濟民生問題,當這個問題延伸至香港,它將產生何種效應,有甚麼後果,是大家應該思考的。
報導補充,京東實力雄厚,為了蠶食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可以不斷燒錢,這既意味着消費者可以在一段時期內「買平貨」(買到價廉物美的東西),但也意味着香港菜市場的攤販很容易就會被擊潰,未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香港大型連鎖超市一向被惠康和百佳壟斷,兩者市占率約有7成。
該報在另一篇報導中引述椽盛資本投資總監曾永堅說,京東收購佳寶標誌着香港零售市場將迎來結構性轉變,行業波動性將明顯加劇,市場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編輯:張淑伶)11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