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南投徐玉富、徐仁樑父子 登錄天然漆技術保存者

(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23日電)埔里鎮龍南天然漆博物館經營者徐玉富、徐仁樑父子,獲公告登錄為台灣天然漆產業技術保存者,肯定他們完整保留台灣天然漆產業百年歷史、充分掌握保存技術所需知識。

南投縣政府今年公告登錄「台灣天然漆產業技術」為南投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並認定徐玉富、徐仁樑為保存者。埔里鎮長廖志城今天前往埔里鎮龍南天然漆博物館致贈紅榜祝賀,肯定徐玉富、徐仁樑父子為產業注入珍貴的延續動能,也感佩徐家6代傳承天然漆技藝。

根據縣府公告,台灣天然漆產業蓬勃發展始於日治時期在台灣大規模種植漆樹,延續到民國60、70年代,產業逐漸沒落走入歷史;台灣天然漆產業技術包含漆樹育苗、種植、管理,及漆樹長成後採漆、煉漆、濾漆等製程;台灣漆樹種類主要為安南漆樹,從種植到採收約4年到5年,1棵漆樹年產量平均只有250公克。

公告認定理由說明,徐玉富民國50年代即投入台灣天然漆產業技術研究,且熟諳漆樹培育種植,並將日治時期台灣殖漆株式會社的煉漆技法傳承給兒子徐仁樑,父子具有正確體現、執行這項保存技術能力,父子主持的龍南天然漆博物館完整保留台灣天然漆百年歷史與文化風貌,充分掌握這項保存技術所需知識及執行程序。

廖志城表示,埔里地理環境與氣候適合漆樹生長,日治時期即大力推廣,加上客家族群技術傳承密切,成為台灣天然漆產業重鎮,隨著化學塗料普及與傳統產業式微,天然漆產業逐漸沒落,但龍南天然漆博物館仍保存產業史料,更完整保有漆樹栽種、採漆、製漆工序,及精美天然漆生活與工藝品,難能可貴。

鎮公所表示,徐家6代專注天然漆,第5代78歲徐玉富有超過一甲子實務經驗,面對產業式微毅然轉型具教育與觀光價值的天然漆博物館,是台灣碩果僅存。雖遇集集大地震,仍震不垮徐家對天然漆產業的使命感,經2年停業重建再出發,近年更投入天然漆抗癌研究及漆茶、漆咖啡開發,讓天然漆繼續在埔里發光。(編輯:黃世雅)1140723

Related Posts

1 of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