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24 08:50(7/24 09:1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4日電)中國電影票房收入與觀影人次被視作內需消費表現成績單之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影票房收入、觀影人次均高於去年同期,不過尚未回到COVID-19疫情前水準。
中國國家電影局日前釋出最新統計數據,中國2025年上半年電影票房收入達人民幣292.31億元(約新台幣1192.6億元),年增22.91%;觀影人次為6.41億人次,年增16.89%,國產電影票房占比91.2%。
2025年上半年電影票房收入、觀影人次均較去年同期成長,不過檢視過往數據可發現,表現弱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生前,尚未回到彼時水準,2019年上半年電影票房收入為311.7億元、觀影人次達8.08億人次。
中國電影消費被視作內需表現風向球之一,原因在於大部分電影院開設在商場、百貨公司內,消費者外出看一場電影,消費範圍往往不單是一張電影票,大多還會帶上飲料、點心,電影散場後或再去逛街、採購。
民眾外出看電影的意願下降,2024年統計數據也反映出趨勢。
2024年全年電影票房收入為425.02億元、觀影人次達10.1億人次,均較2023年下滑,分別年減22.60%、22.24%;若與疫情前、2019年全年相較,跌幅分別擴大到33.86%、41.51%。
民眾進入電影院意願下滑,不外乎有興趣片子不多、娛樂選擇多元化、偏好留在家裡。
陳姓上海消費者對中央社表示,疫情改變電影消費習慣,現在比較偏好留在家中使用網路看電影,目前院線也少了激發購票動機的好電影,加上休閒娛樂選擇多,去電影院不是休假唯一選擇。
另一名劉姓消費者提到,感覺上映的電影同質性偏高,無法從中挑到喜歡的、特別想看的片子,實在提不起興趣。
上影集團導演程亮先前在上海電影節期間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民眾進入電影院意願下滑,這是一個世界普遍現象,不單單是中國,過去想要看一部大製作電影,一定得進電影院;現在可以隨時、隨地看電影。
資深影評人孫孟晉彼時提到,如何吸引年輕人進入電影院是全世界影業正在面臨的問題。電影市場應該百花齊放,國家電影局正在將國際電影引進數量提高,這是非常好的事情。(編輯:陳鎧妤)11407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