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曼谷25日綜合外電報導)泰國、柬埔寨邊境爆發致命衝突,美國媒體分析報導,交鋒兩方的其中一邊跟美國擁有長期盟邦關係且軍力較強,另一方雖然軍力較弱,但與中國關係緊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自從殖民強權法國於100多年前劃定邊界以來,曼谷和金邊當局就因領土爭端,時而陷入戰鬥迄今。
自從泰柬兩國昨天爆發戰鬥以來,據報已經造成十多人喪生、逾10萬平民撤離家園。
CNN從歷史和軍力層面,對衝突雙方進行比較如下:
●各種數字泰國都占上風
不論從官兵總數或軍備武器而言,泰國都讓其東鄰柬埔寨相形見絀。
泰國各軍種共有36萬1000名現役軍人,是柬埔寨兵力的3倍,泰軍官兵們配備的各式武器也令柬國士兵難望其項背。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2025年全球軍事平衡」(Military Balance 2025)報告寫道:「泰國擁有一支規模龐大且資金充裕的軍隊,不論就裝備或訓練上而言,其空軍在東南亞都數一數二。」
與此同時,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針對區域內27個國家的軍力進行排名,泰國、柬埔寨分居第14、23名。
兩國兵力如此懸殊可能不令人意外,畢竟泰國人口數是柬埔寨4倍,國內生產毛額(GDP)更是對方10多倍。而且有別於柬埔寨、寮國、越南,泰國既沒受到20世紀下半葉肆虐中南半島的戰爭蹂躪,在那之前也沒有經歷歐洲殖民。
整體而言,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根據軍事、經濟、外交、文化力等指標進行評比的「亞洲實力指數」(Asia Power Index)顯示,泰國排名第10,雖落後於印尼,但領先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
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將柬埔寨列入亞洲小國之列,與孟加拉、斯里蘭卡和寮國相當。
●泰國與美國關係堅實且具全球性視野
對泰國政壇而言,軍方舉足輕重。泰國曾被立場保守的建制派勢力主宰多年,其成員包括軍方、國王和具影響力的菁英分子。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CIA World Factbook),自從1932年以來,泰國的軍事將領已在20次政變之中奪權,這些政變通常導致民主政府遭到推翻,軍方更以君主制的終極捍衛者自居。
據美國國務院,泰國自從1954年與美國簽訂又稱「馬尼拉公約」(Manila Pact)的「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Southeast Asia Collective Defense Treaty)以來,就一直是美國的條約盟友。
在越戰期間,美國空軍B-52轟炸機曾部署於泰國若干空軍基地,數以萬計泰國軍人也跟美國支持的南越部隊並肩作戰對抗共產北越。
華府一直延續與曼谷的堅實關係,將泰國歸類為主要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國,使其數十年來擁有管道能獲得美國支持其武器計畫。
始於1982年的年度金色眼鏡蛇演習(Cobra Gold)由泰國和美軍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共同舉行,最初是泰國與美國的聯合軍演,之後又有其他幾十國加入。
美國國務院指出,除了金色眼鏡蛇演習,泰國和美國軍隊也曾進行超過60次聯合演習。
●柬埔寨獲中國支持
根據IISS,柬埔寨共產主義政府軍合併兩支非共產抵抗軍之後,柬埔寨王家軍隊(Royal Cambodian Armed Forces)於1993年成軍,比泰軍相對資淺。
IISS指出:「中國和越南是柬埔寨國防最重要的國際聯繫。雖然軍備上有仰賴俄羅斯的傳統,但中國已經成為主要供應方。」
北京當局甚至已在柬埔寨打造一座海軍基地。國際分析家指稱,位於暹羅灣(Gulf of Thailand)的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將可停泊中國的航艦。
柬埔寨和中國今年5月進行第7次「金龍」聯合演習,據稱規模創下歷來之最,並進行實彈演練。
中共解放軍英文網站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指出,雙方關係可望「邁入新階,實現新的發展」。這些正是柬軍所需要的支持。
●後續進展如何
美國軍事分析家舒斯特(Carl Schuster)表示,儘管泰國在軍事的數量和品質方面都擁有優勢,至少有一件事對柬埔寨有利:爭議邊界沿線的實際土地。
他告訴CNN:「地勢有利於從柬埔寨領土進入到爭議區域。」
舒斯特還說,據悉柬軍在爭議區安置地雷和詭雷,可以預期泰國會仰賴長程武器。(譯者:何宏儒/核稿:陳彥鈞)1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