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目前仍在黨內進行清洗運動。紐約時報報導,習近平的清洗延續了史達林和毛澤東的傳統,用以管束精英階層、鞏固個人的絕對權威。
紐約時報中文網21日「習近平為何發起大清洗?毛澤東和史達林也許能提供答案」的報導指出,中國的政治仍是不透明又黑箱,現今外界仍不知道為什麼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22年中共20大被帶離現場,也不知道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3年去世時發生什麼事。1971年毛澤東指定的接班人林彪在逃離中國時墜機,直到現今人們仍未能知道完整真相。
報導指出,這一狀況催生出「中南海聽床師」的小眾行業,這些中文網路評論員從謠言與線索中揣測中國政治風向。而近期這些「中南海聽床師」頗為忙碌,因為習近平在今年清洗一批自身一手提拔的軍政要員。
「聽床師」們在網路上杜撰習近平下台時間表,以及習近平陣營與黨內元老陣營間的激烈會議等等。不過,現今連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佛林(Mike Flynn)都在X平台上表示,「顯然中國正在發生權力的轉移。關注中國的人需要密切關注中國共產黨關鍵成員,尤其是公眾和國家安全部門成員的信心喪失。中國領導層的變化後果巨大」。美國的一些聲音認為,習近平的權力結構出現裂痕。
報導指出,可靠的觀察家都不想被認為沉迷於謠言,但提出「疑問」本身是正當合理的,並且有著歷史淵源。
報導認為,習近平的清洗延續了史達林與毛澤東的傳統,用以管束精英階層、鞏固個人的絕對權威。
史達林1930年代的大清洗從肉體上消滅了蘇共中央委員會70%的成員,以及1934年蘇共代表大會1966名代表中的一半以上,還有大批軍事領導人遭處決。
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科特金(Stephen Kotkin)表示,「這是共產主義最驚人的一點,它會處決自己的忠實信徒」,「那些對忠誠毫不動搖的人仍然會因為政權的偏執和陣發性狂熱而成為打擊目標。」
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國光在史達林、毛澤東,以及習近平身上看到了一種反覆出現的現象。
這個反覆的現象是,「治理失敗和權力進一步集中,然後是清洗」。
史達林的大清洗發生在一場可怕的饑荒之後,而正是他的政策導致了那場饑荒;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發生在中國的一場大饑荒之後,而那場大饑荒也是毛澤東災難性決策的後果;習近平當前的運動發生在新冠清零政策失敗、倒退的經濟措施,以及有爭議的外交政策措施之後。
吳國光分析,高度集中的權力與治理災難之間有一種螺旋式、相互強化的關係。治理失敗與獨裁者進一步鞏固權力的關鍵紐帶是「清洗」。換句話說,治理越糟糕,清洗就越嚴厲;清洗越嚴厲,控制就越緊。吳國光將這種循環稱之為「史達林邏輯」。
報導指出,現今沒有人預測習近平的統治將終止,但關於他權力控制的猜測,也許是他與黨內菁英階層緊張關係加劇的跡象。
中共中央黨校退休教授蔡霞表示,中共精英們容忍習近平通過反腐鞏固權力,修改憲法取消任期限制,打擊民營經濟的做法。她說,他們保持沉默是因為習近平沒有觸及他們的特權。
但習近平現在的清洗,加上中國經濟的問題,正在更直接地影響到他們。蔡霞說,「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可能會導致黨內精英階層認為,垮台的不只是習近平,而是中共本身」。
科特金指出,「這個政權最大的弱點之一就是精英階層開始產生疑慮的時候」。如果身體狀況允許,習近平可能還能統治10、20年,但前提是他能維持中共領導層對他的忠誠。
報導指出,現今仍不清楚習近平的清洗運動效果如何,目前也還看不到運動的盡頭。(編輯:呂佳蓉/朱建陵)1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