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4 18:54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4日電)美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26年後,今天宣布出售至高6成股權給中國本土的博裕資本。分析指出,星巴克曾經受益於中國中產階級的擴張,但如今面臨本土品牌咖啡和茶飲市場崛起的挑戰。
根據協議,博裕資本與星巴克(Starbucks)將共同經營一家合資企業,由博裕資本持有最高60%股權,此交易估值約40億美元(約新台幣1235億元)。該企業將經營中國境內約8000家星巴克門市,西雅圖總部的星巴克則保留40%股權,並繼續擁有品牌及相關智慧財產權。
中國的行業媒體「鈦媒體」今天刊文形容,星巴克中國正式進入「全球品牌+本土資本」的共治時代,透過綁定本土資本換取本土化運營能力。
文章說,從麥當勞中國到星巴克中國,外資餐飲巨頭紛紛選擇本土資本合作,是因為它們都面對類似的成長困境:一線城市門市飽和,二、三線城市的「下沉市場」擴張乏力,以及本土品牌競爭加劇。
文章說,在星巴克中國出售控股權決定的背後,中國咖啡市場正處在冰火交織的臨界點:2025年前3季現磨咖啡市場規模突破人民幣2800億元,年增21%,但人民幣30元(約新台幣129元)以上類別增幅僅3%,而9.9至16元平價市場比重達58%。
界面新聞提到,星巴克1999年在中國開設第一家店時,中國幾乎沒什麼咖啡文化,隨著中產階級的壯大,星巴克取得巨大成功,人們以喝一杯30多元的咖啡做為擁抱西方生活方式,也讓許多中國人認識了「第三空間」這個詞,在店內閒坐、社交甚至談生意。
星巴克中國在10年時間成長為它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直至2019年,星巴克在中國連鎖咖啡市場上的占有率都超40%。
但中國本地新競爭者不斷崛起。以自提和外賣、多元促銷等為主的瑞幸咖啡2019年出現,由於店面小、成本低,緩衝了疫情與經濟震盪的壓力。2023年,瑞幸的門市數量超越了星巴克,成為中國門市數量最多的咖啡品牌。
與此同時,星巴克想要獲得好的店鋪位置不再像以前那麼輕鬆。界面新聞的報導指出,一部分商業地產業主開始將租金優惠與好鋪位留給新興的咖啡茶飲品牌,尤其是更能吸引來年輕人潮的茶飲。
文章說,在低線城市的進展也不如預想的順利。當地人們更願意去接受一杯不超過10元的咖啡,而星巴克的「第三空間」也難有廣泛的發揮。「比起大城市的商務場景,這裡的星巴克店更可能會被用來相親」。
一名消費投資人說,星巴克最有價值的是品牌和點位,因此新股東加入後一定是要先爭取本土化運營方式,再創二次成長曲線,由此獲得財務收益。
10月底財報顯示,2025財政年度星巴克中國重新成長,全年營收31.1億美元,年增5%。同店銷售額也連續兩季正成長。(編輯:邱國強)11411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