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英國大學疑配合中方施壓打擊學術自由 警方研議調查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4日專電)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疑似配合中國國家安全部門施壓,打擊學術自由。英國反恐警務網(CTP)今天告訴中央社,CTP正在研究評估,是否有必要針對校方遭指控涉嫌違反國安法,正式立案調查。

英國反恐警務網(Counter Terrorism Policing, CTP)一名發言人回應中央社詢問表示,CTP於3日接獲英格蘭南約克郡警局(South Yorkshire Police)轉介案件,內容涉及可能違反國家安全法(National Security Act)的情況。目前CTP仍在評估指控事由細節,以確認是否有任何潛在違法行為,以及警方是否有必要採取進一步行動、或者正式立案調查。

CTP是集結英國不同區域警力的反恐網絡,負責國安案件偵查,總部位於倫敦都會區警察局(Metropolitan Police)。

英國廣播公司(BBC)、衛報(The Guardian)近日援引雪菲爾哈倫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內部文件報導,校方在中國的員工聲稱,曾遭遇自稱代表中國國安部門的人士恫嚇,目的為封殺該校學者關於新疆人權情勢的研究。北京一向否認新疆有嚴重的人權侵害問題。

遭中方針對的雪菲爾哈倫大學教授墨菲(Laura Murphy)告訴BBC,根據文件,校方曾直接與「外國(中國)情報單位」交涉,並為了中國留學生市場及潛在營收犧牲她的學術自由。

文件顯示,校方後來決定取消發表墨菲關於中國強迫勞動問題的研究成果,並向中國的國安部門轉達這個決定。校方與中方的關係隨即改善,人員也不再遭遇威脅。

不過,今年初,校方曾告知墨菲,她無法繼續從事關於中國供應鏈和強迫勞動的研究。墨菲隨後控告校方侵害學術自由。

校方後來在10月改變決定,向墨菲致歉,並稱當初所謂無法讓墨菲繼續從事相關研究,主要是考量一系列複雜因素,且與保險業者臨時中止服務校方社會科學領域教職員有關。保險業者的決定則是受校方與某中國企業的官司影響:墨菲曾在研究報告點名該企業,企業隨後控告雪菲爾哈倫大學誹謗,目前仍未結案。

報導提到,中方對雪菲爾哈倫大學的騷擾和恫嚇持續超過2年。一封日期為2024年7月的內部郵件顯示,校方人員認為,發表墨菲的研究,同時試圖保有在中國的業務,如今已是「無法兼得」的兩件事。

墨菲的經歷及英國學術教育機構遭遇外力施壓並選擇妥協,近日引發英國輿論關注。校方疑似曾直接與中方情報安全單位交涉,這一點尤其引人側目,儘管中方相關人士的真實身分迄今仍未能確認。

墨菲告訴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她曾努力一年、試圖說服校方透過政府管道解決問題,而不是與所謂的中國情報單位接觸。

校方則稱,校方不僅2023年曾在一場「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會議提及外國官方對英國大學的干預,也曾向英國政府通報,並已與教育部等部會機關就相關問題互動一段時間。

校方強調,從未「主動」與中國的情報安全單位「直接」接觸。BBC報導,據了解,時任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曾就雪菲爾哈倫大學事件向中方提出「警告」,表達英方不會容忍學術自由遭打壓。中國教育部高階官員也曾接獲英方關切。

不過,儘管雪菲爾哈倫大學強調,是校方主動向英國政府通報求援,「泰晤士報」今天援引相關往來電郵報導,實際上是英國教育部去年10月在知悉外界關切後,主動聯繫校方。

具鮮明「對中鷹派」色彩的IPAC,其共同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2日與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英國分部主任赫穆特(Rahima Mahmut),一同向南約克郡警局檢舉雪菲爾哈倫大學。

警局一名發言人表示,已將案件轉介CTP;校方遭指控違反國安法第3條。

英國國安法第3條內容涉及「協助外國情報機關」、以及協助該機關執行與英國有關的活動。

曾在2003至2024年擔任牛津大學名譽校長的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3日在英國國會一場與國家安全和英中關係有關的聽證會表示,英國歷任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資不足,這已是多年問題,各大學院校因此過度依賴外國留學生帶來的收入,以及與中國有關的資金或捐贈。這些資金或捐贈可以不附帶條件,但也能讓大學院校處於被「霸凌」的局面。(編輯:張芷瑄)1141105

Related Posts

1 of 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