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94歲灣生重回「掛蚊帳的夜晚」 難忘台灣甘甜記憶

2025/11/5 20:02(11/5 20:11 更新)



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出華、台雙語繪本「掛蚊帳的夜晚」、「掛蠓罩的暗暝」,5日舉行新書發表會,「台灣文學基地」原居住戶、94歲「灣生」新元久特別出席致意,並分享他在台灣居住的回憶點滴。(國立台灣文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4年11月5日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5日電)國立台灣文學館推出華、台雙語繪本「掛蚊帳的夜晚」、「掛蠓罩的暗暝」,訴說「台灣文學基地」前身故事,原居住戶、94歲「灣生」新元久特別出席新書發表會,分享他的「甘甜」記憶。

談到這段深厚情緣,新元久難掩心中激動,他說他的童年在甘蔗園與糖香中度過,是個「愛吃甜食的孩子」,憶及恩師啟發他努力讀書,以及二戰時期「台北大空襲」導致停課的震撼,他至今難忘。

新元久戰後1946年返回日本,但受到台灣的「甘甜」經驗影響,化為他進入食品公司的動力,但新元久始終難捨與台灣的感情,至今回台次數多達16次,就是認同這裡是他的故鄉,是餵養他成長、重要的「家」。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致詞表示,這是一次文化記憶與語言傳承的延續,台文館以文學與圖像的形式,將「原居住戶的故事」重新喚醒,讓這座曾見證時代更迭的老屋,訴說屬於台灣的故事,今日能夠與台灣文學基地第一代住戶新元久齊聚一堂,更是難得的緣分。

建築師許伯元分享修復台灣文學基地後棟歷史建築的經驗。許伯元表示,修復老房子的過程中常會與歷史對話,而此次最特別的經驗,是在工程尚未完工時遇見原居住戶新元久回訪,得以親自聆聽第一手記憶,感受極為珍貴。

繪本創作者Ballboss表示,為了呈現台灣文學基地原居住戶新元久對「家」的記憶與情感,創作前曾先進行訪談,並從新元久所提供的珍貴材料及大量史料、照片,形塑當時的台灣。

Ballboss表示,故事從嘉南平原的甘蔗田、摩登台北的百貨店,到縱貫鐵路的旅行、阿里山上的小學遠足,還有在夜晚入睡前必掛上的蚊帳等細節,故事裡新元久回到了家,台灣文學基地也找到了前身的記憶。(編輯:李淑華)1141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 Posts

1 of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