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2日電)近年來,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極端氣候影響加劇等各種情境,對全球各國均帶來挑戰,工研院今天發布專刊聚焦「韌性社會」議題,認為提升科技抗險能力,透過超前規劃、仰賴預警機制等作法,能夠在供應鏈、防救災、能源、人力等領域,有效增強社會韌性。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工研院今日至25日,及10月28日至31日舉辦「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韌性社會x產業趨勢」為主軸,並於今天上午的開幕論壇發表「韌我行:科技致能 永續台灣」專刊,邀請產業專家與會,探討科技如何協助建設韌性社會,提升科技抗險能力。
此次專刊探討供應鏈、防救災、AI資安、交通運補、能源、醫護人力等10大關鍵議題,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指出,2035年技術策略與藍圖納入韌性社會的願景,期盼透過成熟技術組合與新興技術研發,對突發風險及長期壓力等因素,進行預警、因應、備援與復原能力,發展韌性社會所需的技術應用方案,進而將危機轉為商機。
談及韌性,近期討論熱度最高的是能源議題。林昭憲表示,台灣及許多國家都面臨如何維持能源供應穩定,並加速實現淨零排放的雙重挑戰;為了提升能源供應韌性,需要推動多元化、低碳與清潔能源開發,並搭配各種儲能方案,以及持續擴充電網容量與強化韌性。
林昭憲認為,展望未來,氫能會是個解方,能源方面,可透過氫能及創新整合方案維持能源穩定。
工研院專刊也探討「生產力韌性」,內容著重協助台灣及早因應少子化與高齡化夾擊之下,形成的缺工問題。
工研院專刊指出,2023年台灣整體製造業的勞力空缺人數達8萬人以上,且大量依靠海外移工與老師傅的經驗,製造業品質與效率遲早出現斷層。運用感測、通訊與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智慧製造,將是重要解方,而且機器人的運用將是靈活工具。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表示,產業轉型需要多方面投入,工研院將持續研發創新技術方案,建構整體社會對突發風險的預警、因應、備援與復原能力,應用於各項韌性建設需求,並針對技術缺口預先加強準備,以科技能量因勢利導,協助台灣面對每次全球產業與科技趨勢的重大轉變,成為台灣邁向「韌性社會」的合作夥伴。(編輯:潘羿菁)1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