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生活

近代史教材爭議 國教院:讀原始文件、引導思辨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7日電)國家教育研究院今天建議,教科書應呈現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開羅宣言、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等涉及台灣主權和國際地位的史料,從閱讀原始文件,思辨各方論述。

國教院召開「審定本教科用書3方座談會議」,邀集課綱研發、教科書審議、出版業者3方代表討論,會中針對中小學現代史相關學習內容的編審原則,做出2點決議。

國教院副院長顏慶祥接受中央社電訪強調,會有以上討論,與教育部長鄭英耀本月14日在立法院說要研發「識讀中國」的教材無關。會中所作的決議屬「建議」性質,國教院保持開放態度,出版社也不是非改不可。

顏慶祥解釋,去年開始,陸續有學者致電國教院,期盼教科書書寫要接近歷史事實,提供的見解應與時俱進。尤其是歐洲議會2024年10月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案,反對中國利用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學者認為台灣的教科書應更精準,避免國際上的誤解。

聯大第2758號決議主要是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地位,沒有確立中國對台灣享有主權。但北京多次在國際場合曲解該決議,排擠台灣的國際參與。

顏慶祥表示,經與出版社溝通形成共識,教科書應摘述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中英文史料,並言明在文本中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或台灣。這樣的好處是讓學生閱讀原始史料,從歷史事實出發,進而引導討論,思辨各方的解釋與論述。

在涉及戰後台灣歸屬的內容,顏慶祥指出,目前教科書寫的較簡單,例如稱「開羅宣言」將台澎金馬歸還中華民國。然而,這樣恐誤導學子以為幾個政治人物談一談,就確定了台灣的未來,且當時二戰根本還沒結束;宣言是否具備法令的約束力,學界也有一些爭議。

國教院建議,應加上戰後的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等,內容可說明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的一切權利。顏慶祥表示,這樣可讓學子有完整的時間軸,了解戰後台灣歸屬的來龍去脈。

外界擔心會學生朝向「台灣地位未定論」。顏慶祥表示,任何國家的主權地位,都是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老百姓,經由不斷累積和自由意志的選擇、凝聚而出。「這才是最珍貴的,絕對不是開羅會議中的幾個人就能決定,且我們在追任何國際事件,都不能只看一部分,後面都不看了。」

顏慶祥表示,在會議上,多數出版業者對上述建議有共識,只是擔心改教科書要重送審定,很花時間。國教院則解釋,會依照「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用書審定辦法」第17條,以「資料更新」的方式報審,且採「隨到隨審」的方式,讓出版社能配合教科書的印刷時間。(編輯:陳政偉)1140417

Related Posts

1 of 2,265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