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郭建伸台北10日電)民眾黨今天舉辦健保論壇,黨主席黃國昌指出,疫後至今出現急診壅塞、血汗醫護現象,反映健保有必要大幅調整。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比喻,健保總額的「賞味期」有點過期,並籲政府加強醫療保健支出。
國際護師節將至,民眾黨政策會今天舉辦「健保總額支付制度之省思與展望」論壇,邀請洪子仁、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邱慧洳擔任講者。
黃國昌致詞表示,健保制度曾是台灣的驕傲,撐起整個台灣的醫療體系及社會安全網,許多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會想念台灣的健保;但經過30年,台灣的社會經濟出現很大變化,從疫後至今,不管是急診室壅塞或是病床數不足,乃至於大量醫護不願投入血汗職場,反映健保制度有必要大幅調整。
黃國昌表示,去年立法院審查健保法第62條有關健保點值問題,就是希望能合理反映第一線醫護成本,未來包含指示用藥是否納保、藥價調整機制都是必須面對的課題,而民眾黨團也已經提出三班護病比修法版本。
談及規模達新台幣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黃國昌表示,民眾黨團希望特別條例能編列至少300億元撥補健保,填補健保財務困境。
洪子仁表示,台灣目前的醫療機構經營困境與健保實施總額預算制有關,總額雖然是控制財務支出很好方式,但因為健保點值打折給付,導致醫院端、醫事人員得自行吸收財務缺口,進而導致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醫療品質下降、健康不平等。他比喻,再好的制度都有「賞味期」,總額制度用20幾年,「看樣子也是有點過期」,
洪子仁表示,許多醫院的醫療本業虧損,只能靠美食街、停車場彌補,雖仍有盈餘,但機構要能永續經營應靠本業,而非業外收入。他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揭櫫「在健康上的支出是一種強化生活品質、幸福與繁榮的投資」理念,政府應於2028年在醫療保健的支出從GDP占比6%提高到8%以上,才能讓民眾有更好醫療照護品質。
許立民表示,健保撐起台灣最底層的民眾健康,是社會安全網的核心支柱,這是健保實施30年來最大成就,正因如此不能讓健保倒閉;但健保的需求肯定持續成長,政府應體認要多投資,當人力不穩定或無法拉高診療費時,後面配套恐難走下去。
許立民也建議,健保的永續經營策略,除了財務多元與分級醫療外,也應考慮從服務量計酬(pay for service)轉換成論值計酬(pay for performance ),才能讓病人醫療品質更好。(編輯:翟思嘉)11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