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兩岸

兩岸統一時間表? 陸學者:不要自我設限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1日電)總統賴清德執政將滿一年之際,在上海舉行的一場兩岸關係研討會中,賴總統的兩岸政策以及「統一」議題成焦點。有中國大陸學者認為,統一是否需要有時間表,「不要給自己設限」,應讓統一的吸引力更強。

由中國大陸國台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舉辦的「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10、11日在上海舉行,本次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上午有多名學者和專業人士進行主題發言。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說,統一要不要有時間表的問題,「急不得也拖不得」仍是最好的註解,「急不得」就是不要給自己設限。應當塑造統一的吸引力更強,也就是加快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讓統一的治理更容易」。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說,有人說當前的兩岸交流是1987年以來最困難的時期,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今年上台,賴總統去年上台,「川普+賴清德組合」給台海局勢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強調要塑造「國家必然統一的大勢」,學者要思考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最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角度」統一。

這場研討會10日下午以分組方式閉門討論。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在總結該組討論時說,多名兩岸學者批評賴政府的做法是意圖「中華民國的台獨化、台獨化的中華民國」。

與會學者認為,台灣民眾「疑美論」升高是兩岸關係「導入正向發展」的契機,但也有學者指出,「疑美論」並不表示台灣民眾對中國的信賴就提高。

根據匯報,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指出,目前兩岸關係的特點是「不確定」,他認為台灣議題已經國際化,「川普+賴清德」使得兩岸的變數已經加大。多名學者表示,對兩岸關係前景不樂觀。

對於統一議題,亞太綜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鍾琴提出,在傳統「和統」和「武統」的二分法之外,還有「實統」,即「實際落實治理、漸進的統一模式」。她聲稱這可以避免短時間武統造成過度激烈變化、以及和統的長期等待。她認為,中國海事部門在金廈海域巡航就是「實際落實治理」的例子。(編輯:吳柏緯)1140511

Related Posts

1 of 1,569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