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BBC:港生赴陸考察團事故頻發 家長憂安全性及成效

(中央社台北12日電)香港「反送中」運動結束後,港府安排中學生到中國大陸考察,了解國情。外媒報導,考察團近期連發事故,引發外界及家長擔憂安全性、交流成效及學生是否需要強制參與等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報導,香港中學生參加的中國大陸考察團今年不斷發生事故,包括有多家中學在考察期間爆發急性腸胃炎個案、聖保羅書院一名學生在杭州交流時離世、有學生晚間擅自離開飯店出遊等。

香港教育局在事故發生後成立「學生內地考察專責小組機制」,直接與中國大陸部門單位溝通聯繫,適時優化考察活動安排。

報導指出,這些事故已使得外界及家長擔憂考察團的安全性、交流成效、公帑運用、學生是否需要強制參與等問題。

香港教育局長蔡若蓮稱,交流團不會納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評估,但局方要求所有學生參與,若不能參加,需要解釋或請假,學校也須向校董會和教育局匯報情況。

香港的韋同學表示,即使不太願意到大陸考察,但由於規定必須參與,「不想去也要去,因為不是讓你選擇,只是通知」。

在安全問題上,公民科張老師(化名)表示,在考察團開始舉辦時,已有家長表達憂慮,擔心是否危險,「現在所有高中生都需要參加考察團,10多名老師面對100多名學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張老師提到,考察團的交通、餐食、住宿承辦機構是由教育局招標,行程也由局方規劃,學校對行程沒有控制權;且局方以「價低者得」準則挑選承辦機構,素質並不理想。

針對挑選承辦機構,香港教育局回覆BBC時表示,局方按公平、公開和明確的既定機制,邀請承辦機構報價或公開招標。同時,教育局會考慮技術、創新建議及價格因素,並不一定是「價低者得」。

針對交流考察團的成效問題,曾任職通識科11年的前教師田方澤說,過去帶領交流團的老師會比較熟悉、有熱情,但現在在師生比1比10的情況下,有些老師可能不想去也沒熱情。同時,也曾聽參加過考察團的人士表示,到處走馬看花,質疑考察團成效。

據香港立法會文件,3個學年的考察開支共花費近港幣1.87億元(約新台幣7.25億元),在2025至26學年,香港教育局預計將資助超過5萬名高中生,開支總計1.16億元,年增34.6%。

報導指出,香港連年出現財政赤字的情況下,此項開支不斷上升,凸顯港府對此事的重視。

「反送中」結束後,香港政府於2021至2022學年度推出公民科,取代舊有通識教育科;公民科規定各校安排高中生至少前往中國大陸考察一次,讓學生了解中國國情和發展,提升國民身分認同。

考察團由香港教育局舉辦、並委託承辦機構籌辦,每名學生都會獲得全額資助。因受疫情影響,首個考察團直至2023年4月才成行,至今累計約14萬名高中生參與。(編輯:謝怡璇/周慧盈)1140512

Related Posts

1 of 1,582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